我们的大脑其实有很多能力,比如逻辑推理能力、思辨能力、想象力等等。但是这些能力很难展现,能够拿出来较量的基本上就是记忆力。
我们考试考得也基本上是记忆力。如果你记忆力很好,只需要一点点的举一反三能力,在我们需要的中考、高考,甚至是未来各种专业技术考试,职称考试中都可以轻松的脱颖而出。
今天就说说如何提高记忆力。有人说孩子的记忆力最好,但是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其实3岁之前的事情基本上记不住。4-6岁的记忆也比较模糊。
不是记忆力好么?
其实记忆分为3个模块,获取信息,储存和提取。
对于孩子来说认知和语言能力,还没发育。你能记住今天去了哪里,看了什么风景,买了什么东西;对于孩子来说,只是完全没意义的场景转换而已。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虽然认识一些东西,但是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今天看到西游记的第一集,明天看西游记第二集,他会把他看成2个单纯的事件,不会把他存到大脑里西游记的故事的硬盘里。这就会造成我们感觉孩子随便给他放一集动画片,没头没尾都能看的很开心,因为他们本来就不需要头尾。
真正开始记忆都是学会说话和写字才真正开始,我们记忆很多事情和故事,都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转存下来。就像让你记忆中文很容易,换到英文,根本没办法记下来。
如何增强记忆?
想要增强记忆,必须先了解人类的遗忘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且绘制出了大名鼎鼎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针对这个规律,人们研究出了很多有效的记忆方法。
1.多次记忆
遗忘的规律也很有趣,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如果你想学习一小时,不如每天10分钟,分6天完成。
脑白金的广告正是充分的利用这样的心里模式,把广告语重复三遍,再多就没有意义了,然后每天反复播放,每次的时间就那么短。
2、听懂才能记住
人们对无意义的音节的遗忘速度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有韵律的诗。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力求听懂,才有可能记忆。那种背词典,或者是不懂意义直接背诵,美其名曰培养语感,实则浪费时间!
3.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考前一晚上拼命看书,是很多人突击的学习的方式。没错,很多人都用了这个方式通过考试。
尤其是你刚开始看书的几个小时,会觉得效果不错。但是短期记忆是存在瓶颈的,无法在短时间输入过多,否则记忆就会出现错误和丢失。
比如一篇课文,学习四遍后恰能背诵,则再学习两遍效果最好,但再学习效果则适得其反,记忆产生混乱。突击一个只需要60分的考试,还有可能,但是想要获得好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各种速成学习法是靠不住的。最多只能增加你的短时记忆。而如果每周学习时间超过大脑可以负荷的学习时间,其学习就会变得无效,被大脑遗忘。
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话既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又有一些反常规。特别容易让人记忆深刻。关键还有一定的韵律感。
如果你应用这个方式记忆考试的内容,那也一定事半功倍。
4.掌握记忆方法
许多实验表明,在学习新的外语单词,或记忆物理学定理时,用手做某个动作,将相关的概念用手势“演示”一下,能大大提高之后回忆这些内容的效果。
不止如此,还有很多更加神奇的记忆方法。
记住了不代表学会了!
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如果你没有针对性的应用,别说三百首,就是读上三千、三万首,都不可能成为一个诗人。
因为记忆很多时候是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知道怎么做,不代表会做。有些人被别人称的“书呆子”,就是因为没有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记忆是无效的。
很多人的记忆停留在知道怎么做的水平,比如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有当今社会上许多眼高手低的年轻人的。
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会考试不代表会做事。
熟记游泳的动作要领,和会游泳是两回事;背了多少个单次,和会用英语交流,也是两回事。
所以,想要记忆,不如先把自己抛到那个环境里。边用边学,学以致用。
炉火纯青的大事,常常说不出什么方法,就是会做。
我们要认清一点,为什么记忆这个事情,如果你的内心深处认为这个事情没有意义,你就不会记住他,无论用任何的记忆方法,都杯水车薪。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其实就是寻找意义的过程。
大脑,也是如此,想要我记住,先得说服我,为什么要记住!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