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以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率第一的疾病是难治愈的癌症,但是《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心血管病死亡率才是首位,也是国民寿命“第一大*手”!
而根据《2020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不健康的饮食则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那么,究竟吃什么、怎么吃,才能更好地保护心血管、吃出健康?
根据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预防心血管疾病饮食指南》,并结合往年的一些资料数据,可可为大家总结一份适合国人的饮食建议~
一、牢记“三个限制”,防血栓
血栓,就像身体里一个淘气的小家伙,容易脱落游走,不仅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诱因,还可能对全身各个器官组织都造成威胁!
所以保护心血管的第一步就是防止血栓的形成。除了日常运动不可少,至于饮食,则要注意以下三个限制:
1、限制“两白”
一白是盐。高盐饮食可激活体内炎症,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害,增加动脉硬化风险;另外,太多钠离子,易引起水钠潴留,使得血管平滑肌细胞水肿,最终导致血管腔狭窄,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有数据显示,如果我国居民盐摄入量减少一半(不超过5g/天),估计每年全国可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死亡50万人。所以说,限盐是非常经济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措施。
第二白是糖。糖代谢和脂代谢息息相关,糖分摄入过多会导致糖代谢异常,进而影响脂质正常合成和分解,引起血脂紊乱,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此外,持续性高血糖会改变脂蛋白性状,容易在血管壁沉积,进而加重大血管病变。
所以日常主食精制碳水要减少,适当添加全谷物类;含有添加糖的食物,像蛋糕、糖果等尽量少吃。
2、限制高脂食物
过多地食用油炸食品、烧烤等高脂食物,如果机体不能及时完全代谢,就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含量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可能一步步诱发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血栓。
建议大家饮食以鱼肉、禽肉为主,少吃红肉,尤其是加工肉类(鱼虾类建议每天摄入75g~100g;畜禽肉类50g~75g)。烹饪方式也要以蒸、煮、闷、快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