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三伏贴的三大禁忌,三伏贴贴的正确位置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7:55:20

近日,江西省儿童医院92名儿童接受“三伏贴”治疗后,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引起广泛关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事后通报称:此次“三伏贴”不良反应是辅料配制欠合理导致。目前,经专家会诊,患儿的不良反应整体可控可治,症状均有所好转。

三伏贴是一种中医传统的“冬病夏治”疗法,在夏天农历的头伏当日开始,把硬币大小的膏药贴在人体后背特定穴位上,以防治一些冬季易发的疾病。其原理是通过贴敷阳性、热性的辛辣药物,刺激穴位经络,激发阳气,协调脏腑,调整人体状态。之所以要在三伏时期贴,是因为中医认为,三伏时期人体腠理疏松,汗孔多开,全身经络最通畅,药物更易透达肌肤,渗入经络,便于达到防病治病效果。

江西省卫健委调查发现,此次之所以出现大量不良反应事件,是医务人员为提高疗效私改辅料所致,将往年配方中的“嫩姜”调整为“老姜”,酒精浓度从“56°”提高到了“62°”。配方的更改没有考虑到儿童皮肤比较娇嫩的实际情况,使得部分儿童贴敷后出现了大面积皮损。

三伏贴导致皮肤损害并非个例。2018年,杭州萧山一名女子贴三伏贴后,背部被诊断为灼伤。2015年,厦门某市民自行网购使用三伏贴后皮肤浅表烧伤……每到夏季,三伏贴不良反应事件屡有发生。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李志刚表示,三伏贴属于“发泡灸”,白芥子、生姜汁等属于“发泡”药物,会对皮肤屏障造成刺激破坏,因此正常贴敷也可能会造成局部皮肤发红、起小泡等现象,不过这种发泡属于无菌发泡,短时间就会消失。

通常,白芥子、胡延索、甘遂、细辛、生姜等是三伏贴的基本处方,全国各地医院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一定调整,因此三伏贴配方并不完全相同。但辅料配比及具体操作中,三伏贴要依据病症、人群而定。比如,孩子的三伏贴,生姜就要选取嫩姜而不是老姜,酒精浓度也要适当低一些。

“三伏贴有人群禁忌,并非人人都适合,儿童尤其要慎重。”李志刚教授指出,三伏贴适用于气虚阳虚体质,不适用于阴虚阳亢体质者。可以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如老寒腿。孩子使用三伏贴主要是针对过敏性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不过,有些阳气特别盛的孩子,尤其阳气盛的小男孩不适合贴。需要提醒的是,3岁以下儿童不适合贴三伏贴,一来他们的皮肤娇嫩,难以耐受药物的刺激,二来三伏贴需在体感痛痒和不适时及时取下,3岁以下孩子语言表达受限,延迟取下易引发不良后果。另外,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特殊体质者、妊娠期妇女、接触性皮炎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处于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者等人群也不可用三伏贴。

目前,市面很多宣传中,三伏贴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贴”,不少养生馆也在开展相关项目,滥用滥贴现象时有发生。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发布《关于加强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技术应用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开展“三伏贴”服务的机构应为正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三伏贴”服务;操作人员应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等人员;处方管理上,“三伏贴”处方用药及穴位选择应由主治医师以上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拟定,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李志刚教授表示,贴三伏贴前,应到正规医院咨询相关中医专家,辨证体质后再决定能否贴敷、如何贴敷,不要自行随意贴敷。没有相应适应证的低龄儿童及禁忌证患者,不要随意贴敷。由于每个人皮肤状态不一样,有的人贴几十分钟,有的贴几小时,以皮肤局部发红,或按照患者需求出现小泡,都是可以的。具体的贴敷时间应根据医嘱进行,以耐受为度。如果出现皮疹、瘙痒、破溃等症状,必须停止贴敷。

贴敷后护理很重要:1.忌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忌发物,如羊肉、海鲜等;2.不要贪凉,少吃冷饮,空调温度不要太低,避免电风扇直吹;3.衣着宽松舒适,以免摩擦贴敷部位;4.如果出现大的水泡、破溃、灼伤,应禁止沾水,及时就医治疗,防止局部感染。(水 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