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东新街第一烩菜,现在太华路含元路口
上世纪80年代中,西安东新街很是热闹,先是尚俭路一个叫健康家用电器商店的个体户因赞助一场文艺演出名声大噪;后是(1985年)东新街夜市的设立,不仅给古城居民带来琳琅满目的美食,还是万元户的培植基地,让扑面而来的美食拴住一个个亟待滋润的胃,吃一次记住一辈子。
随后,老麻家牛肉丸子烩菜与东新街夜市的故事开始了。
如今的东新街夜市 图/@网络
那时,麻军在东新街(尚俭路东南角)清真食堂工作,属于自学成才的炒菜师傅,建国巷口有家京豫餐厅,是当时西安为数不多的清真炒菜馆。老板郭保安人缘很好,是正经八百的大厨,因手艺高超经常被亲戚朋友请去做清真婚宴,他便常常带着麻军前往,久而久之麻军便能独当一面。每次十几、几十桌的大席做完后,就剩了些不能成盘的余菜,麻军和帮厨等人忙完别人忙自己,将剩余的丸子、炖肉、腐竹等煮着吃,每每如此,乐此不疲。长久这样,便有意无意的做些(蔬菜)搭配,结果大家吃了都说好。
后来,在食堂但凡有点时间和食材,麻军就尝试着怎样搭配合理、好吃。他常常将食材反复梳理搭配,然后精细化制作,尝试加入油豆腐、黄花、木耳、青菜、粉条、豆干、面筋、蘑菇、香菜等10余种食材,用20余味调料和牛龙骨反复熬制终于有了他比较满意的结果,他把牛骨汤和菜融合,受到了大家的肯定。
1985年,东新街夜市开街,麻军感觉他的机会来了,他决定辞掉工作下来单干。他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就是秘而不宣的独家秘籍——烩菜。
麻家独门秘籍——牛肉丸子烩菜
当时新城区康复路批发市场、东一路服装市场取得成功,但东新街综合市场(尚勤路以东到小东门)差强人意,迁往尚俭路也无力回天,东新街夜市的设立有点孤注一掷的意味。
民间常说“下的本越大,得到的越多”,夜市为了招兵买马基本不设门槛,这样的大环境下让许多没有餐饮经验,更没有产品的人蜂拥而至,大家都抱着做成了就做,做不成就撤的心态来到夜市,“摸着石头过河”是当时人们心态的写照。一段时间,请教郭保安的人此起彼伏,让老郭成为“教练”兼“师傅”。
冲劲正盛的麻军虽然有备而来,也扯起了“麻家炖牛肉丸子烩菜”的招牌,但还是心里七上八下的打鼓,一直在想一个权宜之策。
当时,他被安排在尚俭路西、东新街路南,原土产杂货店门市部前面的马路上。为了稳妥起见,他决定主打自己的拿手活——炒面、炒饼,烩菜作为辅菜搭配着卖。应该说,清真食堂的三年历练,让他有了别人尚不具备的自信,他朴实的想,谁不吃饭,有炒面、炒饼至少不至于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