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和梁山伯在哪里,想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底在哪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8 21:27:04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祝”有着广泛的流传性,被欧美称之为东方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祝的坟墓全国就有七处,读书处有三处,“梁山伯庙”有一处。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权威的记载,究竟在哪儿至今并不能完全确定。

当代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论中国风物传说圈》一文中指出:风物传说流传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历史名人的风物传说与各民族的风俗传说混杂揉合,人、神、仙、佛、儒、道传说互相交织,一般情况下都有一个传说的基本中心,由此中心向风物圈边缘扩张开来,形成传说特有的走向。笔者查清吴骞《桃溪客语》、清焦循《杂说》、民国冯沅君《祝英台的歌》等典籍,了解了梁祝墓、庙、读书处在全国共有9处。1.河南汝南(梁山伯与祝英台墓、故里、读书处、十八相送旧址,梁山伯故里,祝英台故里,马文才故里),2.浙江宁波(梁山伯墓),3.甘肃清水(祝英台墓),4.安徽舒城(祝英台墓),5.江苏宜兴(祝英台读书处、祝英台墓),6.河北河涧(祝英台墓),7.山东曲阜(祝英台墓),8.山东嘉样(祝英台墓),9.江苏江都(祝英台墓)。很显然,梁、祝风物圈所形成的基本走向是:东南走向: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东北走向:河南、河北、山东嘉祥、山东曲阜;西北走向: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民俗学家钱南扬语:山西、陕西亦有梁祝经过的痕迹可寻)。很显然围绕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应有个风物“中心”,那么这个中心到底在哪里呢?

祝英台和梁山伯在哪里,想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底在哪(1)

在汝南县,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分列于马庄乡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

首先,粱祝故事“河南说”早在1932年已被著名学者冯沅君提出并论证,而且得到著名学者钱南扬、容肇祖、顾颉刚等人的首肯。冯沅君提出:“梁祝传说以河南为中心,惭次向风物圈周围扩张。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得如此久远,全由人们钦佩祝英台的贞洁”。钱南扬先生说:“三年前,承沅君女士寄来关于河南方面的祝英台的传说。因时乱在中途遗失了,现把登在国学门周刊第3期上的冯沅君女士搜集的祝英台歌录入。冯沅君所搜集祝英台的歌:日头出来紫巍巍一双蝴蝶下山来前面走的梁山伯后面走的祝英台,走一山,又一山山山里头好竹竿大的砍下做椽子小的砍下钓鱼竿,走一洼,又一洼,洼洼里头好庄稼。是秫秫,低的是棉花、不低不高是芝麻。芝麻地里带打瓜、有心摘个尝尝吧。又怕摸着连根拔。走一河,又一河河河里头好白鹅前面公鹅咯咯叫后面母鹅紧跟着.走一庄、又一庄,庄庄黄狗叫汪汪。前面男子大汉你不咬,专咬后面女娥皇。走一井,又一井,沙木钩担柏木桶。千提万提,提不醒。

祝英台和梁山伯在哪里,想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底在哪(2)

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该民歌广泛流传在河南省汝南、淮滨、罗山、信阳、南阳一带(晋朝均为汝南郡所辖之地)。该民歌中的植物、器物带有明显的河南地域特点。笔者在走访汝南县马乡镇十余位70岁以上老人,他(她)们均可以整段地传唱民歌,而且都不约而同地说是从上几辈老人口中传下来的(有录音)。我们从梁祝故事风物走向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梁祝故事的走向应是:由河南至山西、陕西、甘肃;由河南至河北、山东;由河南至安徽、江苏、浙江。毋容置疑,河南省汝南县应该是梁祝故事风物圈的中心,即故事发生的源头之地。

其次,查1932上海书店《民俗》钱南扬先生语: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自有它特殊的势力,而在文人学士中当然也会引起同情。故事的发生不在情节的动人,而在祝英台一死的贞烈。宋元明清的志乘中都称祝氏为“义妇”。甘肃清水县志中也把祝氏的传说收在“贞节”里。如果由于祝英台的“贞洁”才使得梁祝故事发展及流传,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越是靠近风物圈中心,人们越是崇尚祝英台。如果运用这一观点去分析梁祝故事走向图,可以明白无疑地看出靠近风物圈中心的祝英台墓多,远离风物圈中心就出现了“梁忠义王”墓或“梁祝读书处”等与贞洁疏离的遗址。所以,河南汝南县马乡镇不但有祝英台墓,而且还为祝英台立了一座“白衣阁”,称祝英台为“白衣菩萨”,成为贞洁之神的化身。而在周围的山西、河北、安徽、江苏、浙江均有祝英台墓,或祝英台读书处。以此亦可以断定,汝南县应为粱祝故事发展的中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