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造假古而有之,然古玉造假因时代不同,所用的材料也不同。
宋元到明清时期,仿制的主要目的是临古慕古,追寻古人的意境和情怀,所用的材料几乎与原来的材质相同,也没有任何替代的材料一说。
到了民国时期,大量的海外投资者和收藏家到中国寻宝,掀起一股仿假造假的高潮,很多替代的材质开始出现。
从材质到工艺都假的一塌糊涂的车马具
九十年代古玩的行业兴起,很多人将眼光盯到仿制和造假上面,受成本控制和资源紧张的条件限制,无论是新出现的原材料,还是替代的材料,都开始被造假者推到前台。
目前作伪所用玉料分优劣两种。
劣等玉料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玉料(即透闪石),而是用外表似玉的玻璃、塑料、方解石、石英岩、岫岩玉和玉粉制品来冒充。
石英岩的鹅卵石,是染色后最好仿制籽料的原材料
例如行里说的“蒙料”,根本与蒙古的产地无关,蒙地也没有任何玉的矿源和出产。
这个是用玉粉压制而成的,用手电看不到任何的玉石结构,价格极低,专门给那些眼里差,又贪便宜想捡漏的人,而“蒙料”中的“蒙”主要是借用蒙外行人的意思。
外蒙料专门欺骗外行贪便宜的人
似玉的玻璃制品一般为圆雕的人物和动物雕件,呈乳白色,外表近似和田白玉,很纯净,但透明度较高,缺乏温润感,仔细观察有小气泡,崩裂处反光较亮。
由于器物是浇铸成型的,所以细部刻画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