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和*开始着手处理有关在押国民党战犯的问题。根据中共在解放战争后期的有关定义,在押的战犯级别的国民党被俘人员总共有千余之众,他们分别被羁押在各大区战俘营。在押战犯众多,既是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标志之一,也是随着胜利而产生的新的情况、新的任务,而且随着战争高潮的结束、形势的平稳和国家的建立,战犯的问题已经由军事层面和战场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政治层面和历史层面。战犯不同于一般的战俘,他们在政治上属于蒋介石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在军事上都是蒋家王朝的重要将领和重要骨干,必须承担相应的战争罪行。但是,从他们被俘之日起,已经结束了其罪恶生涯,重新开始了新的生命,人民民主政权的阳光雨露,也要照耀他们的世界。根据各方面意见,*确定了对战犯的基本政策:不审不判不*,给予人道主义待遇,组织政治学习和参加劳动改造,改造世界观,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根据中央指示,在公安部的具体组织下,一批原先关押在全国各地的重要战犯,陆续向北京功德林管理所集中。华北某部战俘营负责人王英光,被任命为功德林管理所所长。王英光奉命赶到公安部报到。他是北京人,长城抗战之后他就离开了北京,辗转在华北各战场各根据地,长期从事敌工工作和战俘工作。公安部罗部长是王英光的老首长,对王英光的情况十分熟悉,他向王英光传达了党中央*有关战犯管理改造工作的思想。他告诉王英光,有关战犯的工作,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关押、如何审判、如何处置,而是如何通过学习改造,让他们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成为新社会、新时代的一分子,成为社会主义新人,让他们融入时代,将来也能够为人民服务、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光发热。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将会非常漫长,遭遇到的情况目前还无法想象。
从各地转移过来的战犯陆续到达功德林,其中包括杜聿明、王耀武、陈长捷、宋希濂、王陵基、康泽等著名的国民党战犯。刚刚进入功德林的战犯们心态复杂,许多人仍然不甘心于国民党政权的全面失败,企图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他们坚持顽固立场,抗拒学习改造。功德林的我军官兵们刚刚从战场上下来,于敌我之间,黑白分明,对于即将担负的工作,既新奇又不能完全理解,甚至认为战犯待遇太好,对战犯过于宽容。而面对战犯,王英光同样感情复杂。他经历过艰苦的革命战争,并且在战争中几次负伤,多次处于生死一线的险境。面前的这些战犯,都曾经是最凶恶敌人,都曾经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对他们的敌视和憎恶,发自内心,由来已久,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然而在管理所,敌对关系已经改变,在战犯们面前,他是胜利者的化身、共产党和这个新国家的化身,又是管教秩序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还是审判官、裁判官和教官,甚至还是护士和保姆。他带来了胜利者所秉持的价值观,也代表了新的执政集团的政治高度、人性高度、以及文明道德水平和人道主义水平,职责要求他要关心、要保护、甚至要照顾这些战犯,最终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改造,成为人民的一员。因此,他必须控制个人的感情,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完成这一神圣使命。
王英光和政委贺春年一边进行对官兵的思想教育,一边展开有关生活条件方面的准备。战犯管理所的工作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没有任何经验、任何模式可以借签,一切都要从零开开始。他们用理论教育战犯,用事实说服战犯,用关怀感动战犯,用无私的言行影响战犯。在教育改造战犯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深刻地认识到,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战犯改造工作前无古人,是人类历史首创,只有中共这样的政党和新中国这样的政权,才会有如此的胸怀、如此的自信和如此的抱负。他们把战犯改造工作当成一个伟大的事业,甚至把它当做是战争的延续,是新中国解放事业的一部分。经过数年努力,战犯改造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1959年开始,中央政府以特赦的方式,陆续释放已经完成了思想改造的国民党战犯。
7月29日起央视一套20:06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