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对照翻译,烛之武退秦原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7 09:12:26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落实文中重点字词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烛之武的说话艺术,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公元前630年,秦晋两个大国包围了郑国。那么秦晋为什么要包围攻打郑国呢?这事要从晋国说起,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郑国曾经两次得罪晋国。

一次是在晋文公重耳逃亡途中经过郑国,郑国郑文公不按礼接待他们,郑国大夫叔瞻劝告郑文公说:“晋公子贤明,他的随从都是栋梁之才,又与我们同为姬姓,郑国出自周厉王,晋国出自周武王。”郑文公反驳说:“从诸侯国中逃出的公子太多了,怎么可能都按礼仪去接待呢!”叔瞻说:“您若不以礼相待,就不如*掉他,免得成为咱们的后患。”郑文公对叔瞻的劝告不予理睬。

另外一次是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第二,秦晋两国当时是盟友。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原义是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代联姻;后遂以秦晋之好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那么面对两个大国的包围,郑国被灭了没有?其实我们从题目也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出现化解了这次危机,这个人就是烛之武。烛之武这个人并不是姓烛,“烛”代表一个地名,“之”作为名字中的字在古现通译中没须要做翻译,何况其自身也没甚么意义。“武”为他的名字。“退秦师”中的“退”是使动用法,使···退,意思是说烛之武使秦军退兵。

烛之武退秦对照翻译,烛之武退秦原文(1)

二、简介《左传》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全书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形象鲜明,语言优美,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三、初读正音

生自由朗读,指生读,正音,师范读,齐读。

四、内容讲解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侯、伯是其中爵位。文章一开始就交代了秦晋围攻郑国的原因。晋国为啥要打郑国,文章说了两个理由:“无礼于晋”和“贰于楚”。“无礼于晋”“贰于楚”都是状语后置,无礼于晋我们前文已经说过,至于“贰于楚”,说的是郑国一开始依附楚国,城濮之战后,他又依附了晋国。但是在随后的晋文公组织了一次盟会,郑国竟然没有派使者参加,这让晋国觉得郑文公这小子大概有二心,于是晋国就想收拾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小弟。

这句话可以翻译为: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但是为什么只是包围,而没有直接攻打,把郑国给拿下呢?“围”字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当时郑国的兵力并不容小觑。当时判断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标志是拥有多少兵车,而据史料记载,郑国此时拥有兵车700多乘,无论是秦国还是晋国, 此时要想拿下郑国的国都,单方面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所以秦晋联军不敢贸然攻打新郑,只能是暂时围而不攻,等待时机。

而郑国为了保全自己,自然也在寻找应对之策,如果不发生战争能解除威胁,绝对是最好的办法。

(2)为下文烛之武劝退秦军做铺垫。

可以说,正是这个“围”字,给了接下来烛之武进行周旋的可能。

然而, 烛之武之所以能有机会单方面游说秦穆公退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文中写道: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动词,驻扎。

函陵,是当时晋军大营的驻地,在郑国国都新郑的北面。

氾南(氾读如凡),是当时秦军大营的驻地,在新郑的南面。

正因为秦晋联军没有驻扎在同一个地方,所以烛之武单独去见任何一方才能不被另一方察觉,这就为后文的故事作了很好地合理性铺垫。

但是派谁去游说,人选是一个重大问题。这时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佚之狐。文中写道: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佚之狐,是郑国的大夫。郑伯,就是指的郑文公。师,在这里不单指秦师,指的是秦晋联军。

佚之狐虽然也在郑国历史上名气不大,但他在郑国的朝堂之上有一定的话语权。眼见国家危难,佚之狐便向郑文公举荐了烛之武。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道:“郑国十分危险了!如果让烛之武去面见秦穆公 晓以利害,我相信秦晋联军一定会撤退的。”郑文公听从了佚之狐的建议, 让人去请烛之武。佚之狐的话不多,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我们依然可以推测此人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退秦对照翻译,烛之武退秦原文(2)

从佚之狐的话语中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1)遇事冷静,能谋善断。他能从貌似牢不可破的秦晋联盟中,窥得破绽,将与郑国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秦国作为突破口,加以离间分化。若不是佚之狐为郑文公指出这样的退敌之策,无论是据城坚守还是去向晋文公求和,都非当时的上上之策。在这点上,佚之狐不可谓不“智”。

(2)善于识人,功不可没。郑国危如累卵,大厦将倾。 若不是他慧眼独具,举荐了烛之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助其成就不世之功勋。从后文来看,此时的郑文公对烛之武是相对陌生的,烛之武在郑国朝堂没有多少根基。 要知道,假如烛之武成功完成任务归来,未必会抢了佚之狐在郑国朝堂的地位。但如若烛之武游说失败,佚之狐必将身败名裂。佚之狐举荐烛之武不可 谓不"勇”。

(3)精明胆小,如同“一只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国纾难,理所当然。毋庸置疑,身为朝廷重臣的佚之狐应该是苦苦地思谋过退敌之策,否则,不会有“师必退”的论断。但他在被举荐后拒绝前往,而是推荐烛之武,主要原因是担心游说失败自己可能身首异处或者背上千古骂名。而且,明知道烛之武是世无二出的奇才,却忍心看着他屈身于马厩槽枥,担任一个小小的“弼马温”(即圉正),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果,佚之狐能早点举贤荐能,烛之武能早一点位居要津,匡君辅国,说不定能提早化解被围之危机,免除城下之盟之屈辱。

附《东周列国志》片段:

大夫叔詹进曰:“秦、晋合兵,其势甚锐,不可与争。但得一舌辩之士,往说秦公,使之退兵,秦若退师,晋势已孤,不足畏矣。”郑伯曰:“谁可往说秦公者?”叔詹对曰:“佚之狐可。”郑伯命佚之狐。狐对曰:“臣不堪也,臣愿举一人以自代。此人乃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之士,但其老不见用。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说,不患秦公不听矣。”郑伯问:“是何人?”狐曰:“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乞主公加礼而遣之!”

  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

与佚之狐相比,郑文公似乎就缺少了一双能识人的慧眼,当年他没有看出重耳的帝王之象,如今连自己国中有能力的臣子也没有发现。这一点,我们从烛之武出场之后的第一句话就能听得出来。文中写道: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辞,是推辞。犹,尚且。也已,就是“也矣”,"已”通“矣”,“也 已”用在句尾表示感叹和肯定。

烛之武见到郑文公之后,一开始并未接受这个挽救郑国的任务,而是进行了一番推辞。他对郑文公说道:“微臣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不如他人。 如今年纪大了,对此事怕是无能为力啊!”

从烛之武的话语中你能看出当时他有怎样的心理?

对郑伯在自己年轻时不看重自己,却在垂垂老矣的时候请自己出面的不满,以及自己长时间来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无奈。

烛之武的这句请辞,很值得玩味。一个被埋没多年的人,很难没有这样的怨言。但一个心怀报国之志的人,又很难不接受这样的任务。所以,烛之武的请辞是假,他不想轻易地答应郑文公的请求才是真,他需要郑文公一个真诚的态度。

郑文公自然不傻,只要烛之武能答应去帮郑国解围,低头认错又何妨? 所以,文中写道: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郑文公先道歉,然后威胁。凭此一点,郑 文公在左丘明的笔下就不是一个明君的形象。如果是开明的国君来跟烛之武诚心认错,这次也是诚心请烛之武出山救郑的话,是不是应该提前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或是有意封赏之心呢?

真实的情况是郑国如果亡了,受影响最大的正是郑文公自己。 听起来郑文公是在对烛之武晓之以理,但实则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逼迫烛之武出手救郑。

但是听完郑文公这样一番颇有心机的表述,烛之武却并未再跟郑文公计较太 多。文中告诉了我们烛之武最后的决定:

许之。

烛之武应许了郑文公让他前往秦国军营面见秦穆公的请求。仅仅两个字,我们就可以看到烛之武深明大义,忠君爱国。

烛之武退秦对照翻译,烛之武退秦原文(3)

当我们以为左丘明会直接展开烛之武跟秦穆公之间的对话时,左丘明又用他的生花妙笔,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郑国当时所面临的情形的确十分危急。 文中写道:

夜缒而出,见秦伯。

夜,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要理解为“当天夜里”,表示事情刻不容缓, 烛之武必须连夜去见秦穆公。

缱(读如坠)的意思就是用绳索将人或物栓起来从高处往下放。一个“缒”字也反映出了郑国的确是十分危险,不敢命人打开城门,因为他担心秦晋联军会趁机攻城。

出城之后的烛之武,便一路向南往氾南而去。接下来的内容便是烛之武对秦穆公的一段游说之词,也是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文中写道: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之后,说道:“秦晋联军围攻我们郑国,我们已经知道郑国快要亡国了。”

“郑既知亡”四个字非常妙,烛之武一开口就让我们看到一个出色的使者应有的智慧。这句话以退为进之举,首先大方地承认郑国不是秦晋联军的对手,消除秦穆公的戒备警惕之心,既然已经做好了亡国的准备,那你深夜前来又所为何事?这就使下面的谈话有了进行的可能。

优秀的说客都善于攻心,那么,烛之武是如何施展他的攻心之术的呢?烛之武接着说道: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敢,在这里是谦词,有表达自己的冒昧之意。执事,指管事的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可译为 “您” 。

烛之武这里的意思就是:如果灭亡我们郑国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用(灭亡郑国)麻烦您。

试想,秦穆公闻听此言一定非常意外,一个使者见面后竟然表达的是求死之心,这再次引起了秦穆公的好奇,但烛之武的目的是要让秦穆公思考,灭亡郑国真的对秦国有利吗?

有了上面的这句话作铺垫,烛之武接下来要讲的两句话就是强调一个让秦穆公看清楚的重要现实,这就是亡郑无益。首先,烛之武指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越,越过。一个“越”字就反映了秦、晋、郑三国之间的地理关系。秦国在西, 郑国在东,晋国位于秦和郑的中间。秦国要去到郑国,必须越过晋国。国,就是他国,这里指的是晋国。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远, 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名词,指代远方的郑国。

烛之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要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成为秦国的边疆,您肯定知道这其中的难处啊。

烛之武这里就是在向秦穆公表明,秦国就算得到了郑国,也难于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郑国。 一旦晋国从中作梗,秦国对郑国的控制力几乎为零,秦国得不到半点好处。

所以如果秦穆公强行要灭郑的话,只会便宜晋国。所以,烛之武接着说道: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焉,哪里。陪,增加。邻,秦国跟晋国是邻国,这里指代晋国。 烛之武想要秦穆公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这样的方式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烛之武一语惊醒梦中人。秦穆公帮着晋国灭郑的结局只有一个,这就是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就是晋国的实力雄厚了,秦国的势力就相对薄弱了。

但是光吓唬还不够,想要真正的说服秦穆公,还要以利相诱。

既然“亡郑”于秦无利,那么留下郑国对于秦国有什么好处呢?烛之武接下来便说道: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舍,放弃。以为,以之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后泛指款待宾客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者。共,通“供”,供给。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资粮。

如果放弃围攻郑国,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上烛之武所讲的这些话层层递进,总结起来就是两个重点,即:亡郑无益而利晋、舍郑无害而利秦。凭此两条利害关系,烛之武已经胜券在握, 真不知秦穆公该如何反驳。

但是烛之武之所以被佚之狐极力推荐,他的游说能力绝不仅仅限于此,除了让秦穆公退兵,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离间秦晋两国看似牢不可破的联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这句话提到了一件秦晋之间的往事。这里的“晋君”指的不是当前晋国的国君晋文公,而是指曾经被秦穆公俘虏过的晋惠公。

为,给予。赐,恩惠。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

当年的晋国内乱当中,晋惠公曾向秦穆公承诺,如果秦穆公能帮助自己回国即位,就将包括“焦”和“瑕”这两个地方的河西五城赠予秦国。可是,晋惠公回国后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不仅不给城池,还修筑防御工事来防备秦国。当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烛之武退秦对照翻译,烛之武退秦原文(4)

但是,尽管秦穆公被晋国国君三番两次地欺骗和伤害,这笔账却不能算到晋文公身上,秦晋围攻郑国,晋文公肯定对秦穆公有所承诺。所以烛之武还要继续离间两国的关系。

烛之武接着说道: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 焉取之?“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厌,满 足。“夫晋,何厌之有”的意思就是“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烛之武向秦穆公强调晋文公如今已经是野心勃勃、贪得无厌,接下来的话就是烛之武在进一步解释晋文公贪得无厌的实际情况。

封,本义是疆界,这里用作动词,是指晋国在东面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

肆,扩张。肆其西封,就是指扩张其西部的疆界。向西扩张,必然侵损秦国的土地,所以烛之武最后反问秦穆公:“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

烛之武是说:如果晋国往西边发展的话,不去侵占秦国的土地,又将去 哪里取得他们想要扩张的土地呢?

问完这句话,烛之武自认为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他希望秦穆公好好想想。 所以,最后他总结道: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图,就是“图谋"、"算计”的意思。亡郑损秦而利晋这样的事情,还是请您好好考虑一

下吧。

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话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整体来看,烛之武通篇的言辞虽委婉温和,但层层剖析、步步深入、句句攻心,这样的游说风格与后世战国时期的那些言辞犀利的纵横策士相比,就更显得烛之武身上具有四两 拨千斤之功力。也许,这就是佚之狐相信只要烛之武出马则“师必退”的缘 由吧。

梳理烛之武游说秦穆公的过程,可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在烛之武讲完之后,左丘明并没有记录秦穆公的任何言辞,他只用一个字来表达秦穆公的内心感受。文中写道: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秦穆公非常高兴,与郑国结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秦穆公首先让郑国与自己结盟,然后留下杞子、逢孙、杨孙这三位秦国大夫帮助郑国防御晋国的军队,随后秦穆公才带着秦军班师回秦。

很明显,秦穆公并非是无条件退兵,秦国得到了两个非常关键的利益, 一个是与郑结盟,一个是驻兵于郑。

与郑结盟,一方面将烛之武所谓的“舍郑以为东道主”更进一步落 到实处。另外秦郑形成联盟,就直接对晋国形成了东西两面夹击的态势,这就可以制约晋国。

驻兵于郑,名为帮助郑国防晋,实为更好地控制郑国这就为将来的局势发展留下更主动的空间。

秦晋联盟瓦解,处心积虑的晋国自然不干。秦国退兵后,晋国国君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子犯,就是狐偃,子犯是他的字,这个人是晋文公的舅舅。之,指的是秦穆公留在郑国的军队。 子犯请击之,也就是狐偃向晋文公建议出兵攻打秦穆公留下的守军。

狐偃认为秦穆公的驻兵之举,是明显在针对晋国,因此他希望晋文公能对秦国还以颜色。

但是晋文公却拒绝了狐偃的提议,他认为: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夫人,那个人,这里是指秦穆公。

晋文公说:“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帮助,我就没有如今的地位。”晋文公这里表达的是对秦穆公当年派兵护送自己回国即位一事的感恩之情。

接下来,晋文公进一步向狐偃解释了不可跟攻打秦军的三个理由。晋文公说道: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因,依靠。敝,损害。晋文公认为,得到过秦穆公的助力 而又要出兵攻击他,这是不仁义的。所谓“不仁”,就是不讲道义、不讲道德。

失其所与,不知。

与,这里是动词,“结交”、“交好”之义。失其所与,就是失去交好的盟国。晋文公认为攻打秦国就会失去这个强大的盟国,这是“不知”。知, 通“智”。所谓“不知”,就是不明智。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其,表示祈使语气。我们还是回去吧。

“不仁”、“不智”和“不武”三个理由归结为一点就是这样做没什么好处,所以晋文公只能无奈地对狐偃说:我们还是回去吧。

亦去之。

晋国也只好从郑国撤兵而去。

烛之武退秦对照翻译,烛之武退秦原文(5)

一场本是剑拔弩张的大战,却因烛之武的一番游说而消弭于无形。烛之武的游说紧紧围绕国家利益,让这场包围中的三个国君在国家利益面前不得不格外慎重。

所谓的春秋无义战,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郑文公派烛之武到秦营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来,秦穆公也是因为从郑国身上得到了实际利益而去,晋文公最后还是因当时对晋国有诸多不利而撤兵。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似牢不可破的联盟, 其实背后只有“利”字这一条纽带。可以说,在春秋战国那个纷乱的时代, 各诸侯国之间都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

本文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说明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大军压境到最后的平息,课文都是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其它枝节更是只字未提。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

烛之武退秦对照翻译,烛之武退秦原文(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