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
作者:简 繁 杨艺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分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全国多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相关重要文件精神,抢抓历史机遇,统筹资源力量,以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新思路新举措,高质量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用,有力推动了长江文化与生态环境相依相生、与人文底蕴相生相促、与文旅融合相得益彰。实践证明,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挖掘弘扬长江文化内涵、传承发展中华民族千年文脉具有重要意义。从空间上看,6300余公里的长江由西向东横贯中国。建好用好公园可以深入挖掘长江源头的羌藏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湖湘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等各具特色又交融互促的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从时间上看,作为母亲河的长江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公园可以完整展现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商文明到信息文明、生态文明等,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从内容上看,物产丰饶、地灵人杰的长江流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公园可以全面呈现山水、水利、航运、建筑、农业、工业、商贸、都市、教育、科技、文艺、宗教、生态、饮食、节庆、民俗等诸多文化样态,有效保护传承利用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总体来看,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有助于我们更好阐发长江文化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赓续长江千年文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向海内外展示这一中华民族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标志性象征。
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公园所承载的长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具有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教化功能,能够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激励广大人民聚力奋进的重要作用。公园涉及长江沿线13个省区市,是一项大范围传播长江文化、全方位展现长江文明的有形公共文化载体、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它向全社会打开了了解长江文脉的大门,以一个个地标、一段段故事,让长江文化真正走进大众日常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人们能够全流域实地探寻长江文明,近距离真实触摸文化资源,从更广视角、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聆听长江文化之声、观赏长江文化之美、领悟长江文化之韵,感知中华文明独特魅力。
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实现长江流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档升级、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和旅游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园通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可以发挥旅游在传播弘扬长江文化方面的独特优势,让长江文化可见、可感、可亲。公园通过发挥长江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战略对接和区域统筹,可以推进长江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有机结合,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并进,提升长江经济带沿线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深刻认识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意义,努力把公园建成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长廊、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体验空间、展示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长江文化定能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支撑。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2日03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