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个佛山钓鱼爱好者在网上吐槽,他在家附近的一个河道内钓鱼,没想半天下来,钓了10多条都是麦鲮,只有2条罗非,这让他很是吃惊,难道麦鲮已在珠江流域泛滥了吗?无独有偶,广西也有钓友吐槽一天钓了四十多斤麦鲮,似乎钓不尽,难道麦鲮真的成灾?
01、入侵最成功的鱼珠江流域是南方主要水系,然而在多年的发展中,这里的外来鱼种逐步增多,如革胡子鲶、鲮、麦鲮、罗非、清道夫等,因没有天敌,这些外来鱼种快速繁殖,使得本土鱼种数量逐步减少。
土鲮就是如此,因 30年前引入了外来物种,使得土鲮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土鲮作为一种特色鱼种,其中的营养丰富、肉质美味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且因其力气大,钓友们也喜欢钓这种鱼。
土鲮对温度要求高,水温小于7℃就会死亡,因此只能生活在南方,属杂食性鱼,以浮游物、有机碎屑等为食,每年的4-9月份为繁殖期,体重最大可为8斤以上。
原本珠江生态系统和谐,土鲮生活没有什么压力,可随着外来物种特别是麦鲮的入侵,使得土鲮数量越来越少。
为了丰富餐桌上的美味,促进水产区的经济效益,国家引入了不少经济效益高的外来鱼种,麦鲮就是其一,1982年时从孟加拉国引入国内,它在印度属“4大家鱼”之一,拥有生长速度快、个头大、食性广、对环境适应性强、养殖易等优点。
为何说它是入侵最成功的鱼呢?在2019年时,研究人员对珠江流域进行了调查,此次采集5867尾鱼样本,其中有927尾外来物种,这之中麦鲮数量为407尾,而罗非2个品种累计才478尾。
可见,珠江的外来入侵鱼种偏多,特别是麦鲮、罗非、食蚊鱼,更是成为珠江主角。而其中,麦鲮的入侵范围相比罗非更广,在北江临武、佛山九江等多地,只发现麦鲮一种外来物种,可见其扩张范围有多大。
02、为何麦鲮泛滥?90年代时,麦鲮在两广地区推广开来,开始了大量养殖,因可完美适应珠江水域,在水库、湖泊、鱼塘都可生长,也有着较强的抗病性、耐低氧特性,抗寒能力也更强一些,3℃时依旧可存活,且它的产卵量比较大,成年麦鲮一次可产10-15万枚,体型越大产卵量越多,6斤重麦鲮产卵期30-45万枚鱼卵,且存活率为30-50%。
因麦鲮生长速度快,一年就可生长300-700g左右,对食物需求高,严重挤压了其他本土鱼种的生存空间,从而影响其生态环境。
麦鲮原本只是人工养殖鱼种,但因养殖上的疏忽以及洪水暴发,以至于麦鲮逃逸出来,这些麦鲮在野外自由的生长,从而加快了繁殖速度。
按理说,麦鲮是经济鱼类,在印度地位颇高,就算是泛滥,将其打捞食用不就可以了?实际上,麦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其肉质绵软,比起土鲮口感差太多,也只能在300-700g时凑合着吃,其他大小的肉质只能制作鱼丸或鱼干,不然很难吃下去。
而钓鱼人尽管喜欢钓麦鲮的手感,毕竟它力气大且很容易上钩,一天可钓上数十条,但这些鱼却吃不完,不少人钓鱼结束后再放回江里,以至于其继续泛滥。
原本珠江的“扛把子”罗非鱼,早在60年代时就被引入国内,80年代后大量繁衍,在珠江内占比为23%,而如今麦鲮后来者居上,成为珠江“一害”。
03、被错认成草鱼不过,因麦鲮长相和草鱼十分相似,不少人将其当成草鱼,市场中,部分鱼贩子将麦鲮混入草鱼中贩卖,直到大家将其烹饪后,才发现其口感不对劲,但不少人吃完了也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麦鲮。
草鱼和麦鲮均为鲤科鱼类,体型比较修长,前部似圆筒形,尾部扁平,腹部圆鼓,背鳍上没有硬刺,体色为茶黄色,腹部为灰白色,鳞片为灰黑色。
如果不是有过研究,普通人很难区分草鱼和麦鲮,不过从细处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草鱼眼珠子是黑色的,而麦鲮为红色。
那么,麦鲮泛滥成灾,是否会对珠江流域的生态造成影响?目前来看,麦鲮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特别是本土鱼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不过暂时对本土鱼没有实质上的威胁,但接下来还是要特别重视,别任由其盲目泛滥,大家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