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死后戴孝多长时间,母亲死后戴孝多长时间

首页 > 情感 > 作者:YD1662023-04-29 14:34:52

继续读《孟子》。冬天快要到尽头了,农村在这个时节,喜事很多,喜欢在这样的日子办喜事。另外丧事也不少,不是为了凑热闹,是节气的原因吧,冬天的寒冷会带走很多老人。

在中国古代,父母去世,人们遵循古法,要守孝3年。据《史记》记载最早守孝3年的是舜为尧守孝3年。为什么要守孝3年,是因为人出生后的3年,完全没有生存能力,至少要在父母身边或怀抱里度过3年,从能够逐渐生存下来。父母的恩情非常重,一旦父母过世,对子女而言,在情感上冲击很大,子女怎么回报父母,按照古礼得守孝3年,这个时间,有的人认为时间太长,能不能改成1年,甚至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或几天。否则成本好像太高。比如齐宣王就准备缩短服丧的时间!还有孔子的弟子宰我,就是那个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的那位。可爱的孔子得知宰我守孝一年心安理得,就由他去了。

父母死后戴孝多长时间,母亲死后戴孝多长时间(1)

然而,齐宣王想要缩短服丧的时间,问题就大了。这是一个国家的君主,其一言一行对子民有示范作用,对于礼制的改动不是不可以,关键要看其动机是什么。齐宣王的动机只是想要自己方便早点正式即位,然后享受齐王的一切便利,这自私自利的动机不止说明了齐宣王的心性之恶,也充分暴露了他作为领导者的不智,甚至是愚蠢。

据《仪礼·丧服记》,王子在母亲(诸侯之妾)死后,因父亲还在,不必服丧,只在下葬时穿穿麻衣而已,因此“数月之丧”也就不是短丧了,而是有违礼制的行为。前者齐宣王向少服丧一些日子,不合礼制,孟子说这不是他个人的事,关系国家社会,所以这事没得商量。回过头来,王子的亲生母亲不是正室,死后不能服丧,想要表达悲痛之情还要请示违例。孟子对这样的违例却是赞同的,说人的发自内心的孝心是什么也阻止不了的。

父母死后戴孝多长时间,母亲死后戴孝多长时间(2)

公孙丑真是最会难为孟子的人了,找来两件不符合礼法的事来问孟子的看法,真不知这位公孙同学是不是来踢馆的。

然而,现今流行的对这一节的翻译和理解竟然如此不通,真的不知道是不是没几个人愿意理解孟子,还是懒得理会那些不懂装懂的人胡乱解释经典。我不管别人,如果我的孩子看经典,我一定不让他看那些白话文翻译,看了会更不明白的,相信我……

原文: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已乎。”

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徐云尔,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①。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孟子·尽心上》

译文:

齐宣王想缩短服丧的期限。公孙丑说:“守孝三年改为守孝两年,是不那么明智的选择吧。”

孟子说:“这就象一个做弟弟的人看看自己家里狗狠命撕咬着哥哥的手臂,却喝斥狗说,轻点、慢点一样没有区别呀。礼制的意义并不在量上,它的意义在于通过社会治者的度知度行,身教于社会民众行为要守规范,统治者如果连孝悌制度的为人之守都不能做到,又怎么能要求民众尽心行于忠义制度以为国安呀。”

有个王子的亲生母亲死了,但是因为他的母亲不是齐王正妻,所以按照礼制度的规定就没有王子守丧的许可,而王子亲情太厚,十分伤心,他的老师为他去请求君主,允许他服丧几个月。公孙丑问(孟子)道:“像这样违反礼制的事又该怎样看?”

孟子说:“这是想服丧而礼制不允许,这样即使服丧一天也比那压抑孝心服从礼制要好,这样的孝心孝行不要说制度阻止不了,无论什么也阻止不了的。”

父母死后戴孝多长时间,母亲死后戴孝多长时间(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