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艾略特在一首诗中写着:“我们在信息里面失去的知识,到哪里去了?我们在知识里面失去的智慧,到哪里去了?”
信息是现代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譬如常常上网去寻找一些信息,借此可以认识许多东西。当然,信息也有不重要的地方,因为它实在太多了,并且随时都在改变,最后变得和垃圾没有两样。正因为如此,人类需要知识。
学习知识的途径很多,读书当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如果不能进行思考,读再多也是阅后即忘,并且,就算学到了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智慧,那么学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东方君根据傅佩荣教授《哲学与人生》一书整理了五点关于学习以及人生的建议,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培养智慧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在骂人,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通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
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又该如何培养智慧?
我们日常生活主要是依靠感官,譬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如何等。然而,感觉是不可靠的,有时候人们所看到的,与实际上用理性去了解及勘查的结果大不相同。
“智慧”有两点特色:“完整”与“根本”。
所谓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虑整体生命。如此一来,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并且在得意的时候知道有所收敛。
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所以哲学家常常会思索死亡的问题。
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这些都属于根本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在生活里也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所以需要以开放的心胸准备接触智慧。
总的来说,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
一般人通常没有思考的习惯,因此发生事情时都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并且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这些反应往往缺乏一致性与连贯性,譬如,有些人的心情受天气影响,天气好的时候心情也好,看什么事情都觉得没有问题;相反,如果天气不好,心情就差了,不管任何人遇到他都要倒霉。如此一来,这个人对自己生命的主宰性就丧失了。有些人则是受到个人情绪的左右,你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心情好不好。这是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充分表现在脸上。这些都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
若是养成思考的习惯,遇到任何事情时,就会先冷静下来,想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一点非常重要。至于别人对这件事如何反应则是另一回事,因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件事情与你有什么关系,在别人看起来,可能也会和你自己的看法不尽相同。
那么如何培养思考习惯?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
举例来说,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苹果掉下来打在他的头上,于是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看到这里不妨想一想:“如果是我坐在苹果树下,一颗苹果掉下来打在我的头上,我会怎么样?”或许我们会想:“啊!上天赐给我一颗苹果,那么我就把它吃掉吧!”我们之所以无法成为牛顿,而只能成为一个多吃一颗苹果的人,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思考的习惯。
牛顿因为喜欢思考,因此他会在别人没有怀疑的地方怀疑:“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然后发现了新的规律。
念书时也应该有这种态度,读到一段话时,不要立刻信以为真。如果把很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如果对任何状况都能够加以思考,就会发现,虽然有很多事情现在如此,但它没有必要一定是如此,也有可能是别的样子。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
柏拉图的代表作是《对话录》。对话代表有两个人在交谈,你说你看到的,我说我看到的,我们看到的东西虽然一样,但是观点与角度却不同,由此产生不同的结果。彼此在交谈的过程中互相沟通,最后能够增加双方的见解。
对任何事情的看法,有正方就会有反方。我们平常和别人交谈时,不喜欢听到反面的意见,譬如开会时,我提议某种方案,如果有人与我意见相左,我会觉得他故意找麻烦,而忽略了他可能看到某些我所忽略的部分。
其实所谓掌握整体观点,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当然,我们年轻的时候未必喜欢圆融,甚至觉得那样好像没有什么个性,说任何话都四平八稳,想要面面俱到。然而,年龄与经验增加之后会发现,人生很多问题的确应该从各方面来考虑,才不至于钻牛角尖。
人生是一个不断作选择的过程,那么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往哪里走?
开始的时候也许需要设定一个偶像。很多人觉得青少年崇拜偶像并非好事,其实未必如此。我女儿小的时候也经常崇拜偶像。当时我很烦恼,常常劝她说某某偶像不好、某某偶像不行,因为在我的眼光里,很少有偶像是够格的。有一天她终于抗议了:“如果没有这些偶像可以崇拜,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我一听立刻恍然大悟。
一个人会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思考社会上各种事情时,不能光看表面,还必须自己衡量、判断,试着从其中的某个角度,掌握某些因素。借由这种方式,可以进行自我训练。
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亦即,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
人活在世间最可惜的,就是变成乡愿。有一次子贡请教孔子:“一个人在乡里中,好人喜欢他,坏人也喜欢他,那这个人应该不错吧?”孔子回答:“不对。应该是好人喜欢他,坏人讨厌他。” 这里所强调的就是一种价值取向。相反,如果是坏人喜欢你,好人讨厌你,那就大有问题了,因为这代表你属于坏人这一边。然而,好与坏都还算是价值取向,最怕的就是有些人认为“喜欢自己的就是好人,讨厌自己的就是坏人”,这样一来就无法谈任何问题了。
人生经由不断的抉择,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风格是指一个人的言谈和行为有一定的原则,并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不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知行合一”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事实上,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
当然,我们不必加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人都会犯错,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
人生就是不断寻求让自己对自己满意的过程,然而,怎样才会对自己满意?这种要求是由内而发的,因此如果你的标准是由别人订的话,很难达到满意的程度。
所谓“知行合一”的“知”,其实指的是一个广大的世界。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但是生命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想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实在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知识宛若一片汪洋大海,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并且,如果你学了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么就算学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学习知识之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西方哲学家怀特海说:“一定要等到你课本都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中的各种细目全部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养成一种习惯,要多去学习与思考,掌握整体的观点,建立自己的价值取向,再努力把心得印证于生活之中。
推荐阅读*本文根据傅佩荣著《哲学与人生》整理而成,改动较多,更多精彩内容请查阅原著
、
《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 著
没有哲学,人生是盲目的;脱离人生,哲学是空洞的。本书兼顾西方与东方哲学,在开宗明义介绍“哲学是什么”之后,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这些是普遍的知识背景,提供了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
西方哲学家之中对人生作过亲切考察的不在少数,作者从哲学原意延伸而出,引经据典,给读者提供一个哲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怎样生活中如何应用哲学。既有理论定义又有明确的逻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