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一种习惯。”
当然,不优秀也是一种习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日常行为基本上都会形成习惯。通过上下山困难程度的比喻,我们可以粗略的把习惯分为四类:上山型习惯、平路式习惯、下山型习惯和自由落体式习惯。
一.上山型习惯上山型习惯是指需要努力维持但很容易中断的那种习惯,比如说大家都很难做到的那种好习惯。
比如每天健身1小时、每天阅读1小时等,这样的习惯比较难做到。
二.平路型习惯平路型习惯是指不需要努力维持就能比较轻松做到的那种习惯。
比如每天起床后洗脸,睡觉前刷牙等习惯。
三.下山型习惯下山型习惯是指容易维持但很难以中断的那种习惯。
比如早上起不来床睡懒觉、刷短视频、遇到美食大吃大喝等。生活中的坏习惯一般都是这样。
四.自由落体式习惯自由落体式习惯是指让自己的身体和人生堕落下去的那种习惯。
比如说滥用药物、吸食毒品、重度沉迷赌博等习惯。
综上,这四种类型的习惯相信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我们都知道好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坏习惯让我们变得落后消极甚至堕落,那么能否改变坏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不假思索完成某种行为的程度,自动化是习惯的核心。
养成一个好习惯有什么技巧吗?下面说几个具体的方法。
1.首先要对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困难性有充分的认识。比如行为习惯,包括阅读、写日记、整理等,大概需要1个月时间;
身体习惯,包括减肥、运动、早起等,大概需要3个月时间;
思考习惯,包括逻辑思考能力、创意能力等,大概需要6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
2.了解一个习惯形成的几个阶段,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阶段一 反抗期:马上就想放弃
就像我们的身体习惯保持恒温一样,变化会被大脑视为一种威胁。它会千方百计地让你回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心理会持续到一个习惯的最终养成。
阶段二 不稳定期:被预定的事项或其他人影响
突发起来的事件很可能会中断之前的成果,把我们打回原形。
阶段三、倦怠期:感到厌烦
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人感到厌烦,失去热情,是一个正常现象,但不是放弃的理由。
习惯养成过程中,可以针对每一个阶段作出自己的调整。
3.目标微小化,切忌用力过猛我们总是恨不能一天就把所有的事情搞定。总希望:
一天就能练出大块肌肉;一天就能学会写作,妙笔生花;一天就能背下来1000个单词。
于是,就有了:
疯狂锻炼一个星期,精疲力尽,累成了狗,感觉这辈子都不想再锻炼了;
从早到晚写写写,写出来的东西,自己看着都烦,写了几天,就再也不想写了;
拼命背单词,背背背,背到头昏脑胀,到头来,剩下不了几个单词。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蒂芬盖斯在《微习惯》(Mini Habits)这本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秘诀,就是:
把你的习惯变小。
小到什么程度呢?
小到不可思议。
小到你能想到的最小的程度,比如只做一个俯卧撑。万事开头难,只要你习惯每天做一个俯卧撑之后,等习惯完全自动化以后,慢慢的你就可以加量,做两个三个甚至十几个,都可以做到了。
4.明确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建立一什么就什么的触发机制,把它变成习惯我们通常会对自己说,今年我要减肥。这类计划根本没有指出具体的行为,以及我们进行该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所以往往无从下手。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Peter Gollwitzer)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那么if-then。如果出现某种情况,那么我们就做某个行为。
按照这个方法,有效的计划应该是:“如果我坐公交车回家,那么我就提前两个车站下车走路。
以我自己的健身计划为例,开始一周能去五次健身房,后来一周去三次,再后来一周去一次都困难了。
结合上面的理论,我定了这样的策略:只要想洗澡了,就去健身房。这样一来效果果然很好,原来经常找个借口偷懒不去,现在一想到洗澡就触发去健身这个习惯,这样一周可以去健身至少三次了。
5.正面反馈正反馈是在阶段性地完成一件事的时候给自己奖励,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
比如说养成一个好习惯初期,可以发朋友圈,有点赞支持,就会获得精神方面的正面反馈。也可以制定计划,比如说坚持写作一百天,奖励自己一个最喜欢的数码产品等。
总结一下: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去帮助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其中最基本的底层逻辑就是客观认识自己,明确为什么要这么做?何时?何地?怎样做?什么样的方式?对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方式更有激发性?
养成一个习惯,或者是改变一个坏习惯,都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而大脑不喜欢,做出改变,这实际上是一个“反人类”的事情,它是一个比我们想象中更困难的事情,有了这点认识,相信在养成一个好习惯的道路上,你会走得更远。
人类不能决定命运,但我们可以塑造习惯,习惯可以决定命运!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