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最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视频。
有网友说,3年前看《小欢喜》,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主演身上。
要么都被“问题学生”方一凡的父母对他的开明教育吸引,要么都在探讨学霸英子的妈妈对她的窒息式逼迫。
可3年后再看《小欢喜》,却被剧中的配角王一迪母女俩圈粉。
剧中的母女俩在家无话不谈,女儿王一迪什么话都会和妈妈说,俩人比朋友还像朋友。
女儿在台上表演节目,妈妈是全场最佳捧场王。学校组织在操场上写心愿气球,她俩也是无比默契,写完还不忘记紧紧拥抱。
同样都是家有青春期孩子,只有她们母女俩活出了最好的亲子状态。
评论区很多人都说,太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了,既舒服又幸福。也有很多人表示非常羡慕,希望自己和孩子,或者和父母之间也能这样和谐相处。
确实,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青春期的孩子都离不开这几个词:难沟通、不听话、超叛逆。
几乎每个父母谈起青春期都是剑拔弩张,如临大敌。
但其实,青春期并不都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当你觉得青春期孩子难相处时,不妨试试这三把“钥匙”。
做“破局者”,走近进青春期孩子
《少年派》的一期节目中,一个高二的男孩,站在台上向自己的父母深深鞠躬后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
原来是两年前,他曾离家出走过一次,当时父母非常担心,到处找他。如今想来,他觉得当时的自己太不懂事了,所以想借着这个公开表达的机会,向父母郑重地表达自己的歉意。
孩子终于懂事了,也愿意主动向父母走近。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修复亲子关系的机会,可是男孩父亲的回应却让男孩大失所望:“成绩还是最主要的,你的篮球时间要控制一下。”
答非所愿,父子俩人的沟通完全没在一个频道上。
孩子抛给了父母愿意沟通的橄榄枝,父母却在抓紧这个机会教育孩子。
果然,听到父亲的回答后,男孩一脸失望,只能委屈地控诉:“我只是打了两三个小时,打球是我最快乐的时间。你知道我在家里和学校有多压抑吗?”
董宇辉曾说:“说教,是不会产生共情的。管不住自己嘴的父母,他的孩子一定很难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