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胡同到底是哪里,唐山市仁义胡同的来历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7 04:30:42

仁义胡同到底是哪里,唐山市仁义胡同的来历(1)

仁义胡同

仁义胡同又称“六尺胡同”,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大街111号傅斯年陈列馆(傅氏祠堂)东邻,长约60余米,宽2米。胡同为青石铺筑,胡同南首为一木质牌坊,坊上檐下正中为清康熙皇帝题写的“仁义胡同”。在胡同北首为一影壁,壁为硬山顶,正中书有“仁义胡同”四个金色大字。傅斯年陈列馆所处原是傅家祠堂,傅斯年是傅以渐的七世孙,仁义胡同的故事就是由这位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而来的。

傅以渐,清朝开国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可谓是一代名相。他天资聪慧,博览群书,经史熟记不忘,对伦理道德尤为注重。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儒生学士尊称“星岩先生”,有些史官学者赞其“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顺治皇帝对其非常器重,凡是朝中重要之事,都找他来一起商量。清朝康熙年间,傅以渐家人在东关家庙拓修建设时,傅家新建的院墙盖住了邻居地基,邻居以为有碍自家的风水,于是找上门来。傅家宅院刚刚修缮完毕,不愿额外增加开支,与邻居发生纠纷,一时相持不下,于是写信给当时任国史院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傅状元,让他给地方官员通融一下,予以照顾。

傅以渐很快回信道:“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十分羞愧,主动将墙基退让三尺,并主动找邻居道歉,邻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义,十分感动,便也退让三尺,就成了傅氏祠堂东邻的这条六尺胡同。后来康熙皇帝驻跸聊城,闻听此事,遂书“仁义胡同”四个大字以倡义举。

仁义胡同5年前增加了故事壁画

聊城东关街,仁义胡同在傅氏祠堂东邻已有几百年,它演绎的大义和谐的故事,至今被人们口口相传。胡同北首“仁义胡同”几个字遒劲有力,昭示着和谐、大义的深邃内涵。原因是,现实意义非同凡响。

2013年,鉴于仁义胡同年久失修,傅斯年陈列馆对仁义胡同进行了维修、彩绘,而后又在仁义胡同东墙增加了“仁义胡同故事壁画”。计划2019年对仁义胡同再进行一次彩绘。

2013年7月底,原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编剧郭银慧把仁义胡同的故事编成了剧本,准备将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的形象再现聊城人的视野中。

其实,聊城仁义胡同这种民间传说,自古以来就彰显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就是“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家不和何谈国稳定。

顺治年间,清朝刚刚定鼎中原,江南的举子并不参加清朝的科考。而聊城的傅以渐却不为尘世所扰,毅然参加清朝开国科考,并成为开国状元,当时有人认为他是丢失气节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当时傅以渐冒了很大风险,也是非常英明的。而傅以渐的观点是,读书为天下所用,并不是为哪个皇帝或哪个统治阶级服务。读书人就是应具有“穷能独善其身,富能兼济天下”的人文品质。况且,作为汉人的清廷开国状元,肩负着民族融合的重任。

作为顺治和康熙的老师,傅以渐这个人物实质上就是一个“温良恭俭让、以和为贵、清慎端良”的形象。

剧本将“退让三尺抵三城、仁义胡同佳话立当今”呈现得淋漓尽致:“为君之道民为本,得民更须得民心,民心不安国不稳,民心不稳国无根,民心无根生叛乱,失掉民心丢乾坤。民心连着家国事儿,万众一心强国魂,愿储君,顺天下,安民心,倡友善,平纠纷,政通人和,勤政爱民——江山永固万年春。”“当朝一品重乡情,退让三尺抵三城。半边状元补日月,天下永世为门生。”

次年,傅家新修傅氏祠堂,傅家礼让三尺,耿家也礼让三尺,中间留出了一个六尺胡同。至此,聊城民间开始流传古朴雄厚的“硪号舞”: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你让我让咱都让,让他三尺又何妨!睦邻友善亲天下,仁义胡同万里长。

剧本将仁义胡同最初的争执推到特定情境、特定历史背景(清朝刚刚定鼎中原,反清复明浪潮始终不息)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再现了以傅以渐为代表的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 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分子既要守住自己的名节,还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既要为百姓造福,还要周旋于王公贵族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中。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傅以渐“以和为贵、清慎端良”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使得这一人物光彩照人,大和谐的主旋律更显高亢嘹亮。

记者 陈金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