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上,山陕梆子曾经称雄一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清代的北京,200多年间,山陕梆子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舞台支柱。它先是战胜昆曲称霸一时,后来又和昆曲皮黄三足鼎立,戏曲舞台的繁声竞奏就此形成。一直到清末民初,梆子戏才逐渐退回原籍,收敛了锋芒,在老家关门过起了自家的小日子。
山陕梆子的发源地,那当然指的是山西陕西两省交界一带,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山西南部和陕西中部的这一块地面。按今天区划来说,就在陕西的关中东部和山西的西南部。
在它的老家山西这一侧,当然就不再叫山陕梆子,在清代,当地人就称蒲州土戏。
为什么叫土戏?一是本土,二是土气。清初戏曲,是昆曲的一统天下。北方也尊昆曲为坛主。昆曲那时威赫赫走遍全国,是无可争辩的老子天下第一。蒲州当地的剧种,只能自惭形秽地谦称自己叫蒲州土戏。唱戏是为了敬神,敬神就要请正统的大戏。那时即便在蒲州,敬神也要请昆曲班社。为什么?当地人也觉得“土戏亵神”,旁门邪道,一定要要恭请严肃庄敬的雅乐出台。
梆子和昆曲相比,当然叫土戏。
清代的土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尽管年代久远,当时演出的剧本大多不存,但是从时人的一些记录,我们还是可以大体看出土戏的样貌。
山陕梆子者,“聚八人或十人,鸣金伐鼓,演唱乱弹戏文”,“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辅之,工尺咿唔如语。”“盛尚秦腔,尽系桑间濮上之音,而随唱胡琴,善于传情,是足动人倾听。”
山陕梆子的名演魏长生唱红京都以后,时人对他的记述很多。《燕兰谱》说,“京班多高腔,自魏三变梆子腔,改为靡靡之音矣”。《啸亭杂录》记载,“长生因变之为秦腔,辞虽鄙猥,然其繁音促节,呜呜动人,兼之演诸摇亵之状,皆人所罕见者,故名动京师。”又一处再说,“近日有秦腔,弋黄腔,乱弹诸曲,其词淫亵猥鄙,皆街谈巷议之语,易入世人之耳,又其音靡靡可听,有时可以节忧,故趋附日众。”
这些记述可以看出,梆子戏的鲜明特点就是入俗。它不避桑间濮上,男欢女爱,带有下层民众对于封建礼教的天然背叛。它通俗,白话口语皆可入耳,明白晓畅。它讲究娱乐性,剧场效果好。所有这些刚健质朴清新的特点,都是雅部戏曲缺少的。鲁迅先生曾说过,民间艺术是“俗的,甚至于猥下,肮脏,但是泼辣,有生气。”这简直就是对山陕梆子演出的绝妙注解。就是依靠这个,它打败了馆阁里的阳春白雪,称雄剧坛200多年。
相对于于雅乐的端肃庄正,山陕梆子的嬉笑逗乐,相对于雅乐的风雅无邪,山陕梆子的邪词俚曲,这一切,对于士大夫雅驯文化无疑具有强大的解构力。我以为,山陕梆子的种种“不正经”,对于后世中国戏曲舞台上插科打诨游戏娱乐的表演有着强烈的影响。至今你看梆子戏,依然可以想见,它的种种噱不可耐,那是有源头的。
蒲州土戏,就是现在的蒲州梆子。当地也叫乱弹,蒲剧。
自打小我看《打渔*家》,就为剧中那几个三花脸小丑的表演吸引着。《打渔*家》说的是渔霸激怒了好汉肖恩,父女一怒*人造反的故事。打斗*伐,其间却是大量穿*渔霸的一群打手插科打诨,自我嘲弄。如果没有这些噱头,真不知道这个戏,大量的过场怎么能妙趣横生,观众嘻嘻哈哈观看一个多小时。
渔霸的打手丁郎向县衙这样介绍他的挨打经过:
是我们去到河湾,见了肖恩,实想鞭打绳拴,不料想老家伙站在中间,我们站在四边,东来的东招,西来的西招,南来的南招,北来的北招,打了我三拳,跌了我四跤。唉,打得美,打得美。是我在一旁,歇了一歇,喘了一喘,背后把他一揽,不料他胳膊一展,把我摔下老远。唉。打得美,打得美。东一拳西一脚,一拳一个鳖穴窝。一下没防住,鼓里咚,打了一个青眼窝。看把我打成啥样子里。
蒲剧《舍饭》,也是在晋南流传很广的梆子戏。朱春登衣锦还乡,误以为母亲妻子已经亡故,在祖坟舍饭祭奠。恰逢婆媳二人讨饭到坟前,手下的侍从和婆媳发生了冲突,这里一个小军,一个老军,都是丑角。回禀侯爷时,小军道:
二爷你积福哩,行善哩,走马里,射箭哩,积得你五男二女,七子团圆,三个瞎子,四个黏眼。(黏眼:眵目糊)两个点炮的,四个抬轿的,还有一个都儿拉达吹号的。(端碗)满碗满碗,猪肉两片。我先尝上一片!
讨饭婆媳打了碗,小军上去斥责,是这样的:
我把你这穷脸穷脸,吃舍饭打碗。可怜你走云南,下四川,年年回家没盘缠,脊背上搭一条烂毛裢。看看你这穷眉眼!我家侯爷赐你半碗茶饭,你是只顾吃哩,不顾哭哩,只顾哭哩,不顾吃哩,哭的是眼花啦,饭洒啦,筷子撂了碗打啦。我家侯爷大怒,将我二爷罚跪一旁,命你二人或老或少,进得一人,堂前回话。你老啦,你不行,你年青,你能行。莫要不进来,莫要都进来,走紧跑快,莫要踩住自家鞋带。(又催促)哎呀走么走么,侯爷在那怒着哩,二爷在那受着哩,我两在这候着哩,你还在这肉着哩!(肉:行动慢,磨蹭)
这里的念白,全是晋南的方言韵白。押方言韵,节奏和律,明快顺口,当地人听了分为亲切好笑。打我小到现在,蒲剧的演出都是这个本子。我听过京剧的《打渔*家》,也是有大量的插科打诨一类的念白,可以看出似隐似现的继承关系。当然那个完全是京片子式样的。我甚至想象,当年的《打渔*家》的念白,就是晋南的艺人带到北京,然后音随地改,变成了北京式样。而在它的原籍,大量的晋南土话依然存留着,土味不散,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