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旁松荫下,几位老者正围着一石桌弈棋,很有“弈仙何处石枰空,细细松阴婉婉风”的意韵(明·王履《石棋局》)。走近观看,眼前更是一亮:这是当下年轻人很少认识的田间地头棋——“三斜”。
“蜀田百里无陂池,山头陇亩如画棋”(宋·袁说友《祷祈喜以甲子日得晴》)。弈棋在我们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从达官贵人、江湖隐士到山野农夫无不乐之。“山中闲日月,只许烂柯知”(明·胡奎《棋》)。“看他终一局,白却少年头”(唐·高辇《棋》)。但像这种下一局锈蚀了斧头、白了少年头的围棋,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少有这闲暇。干活累了,忙中偷闲,抽一锅旱烟,俩人随手下一盘胜负只需几分钟的“地头棋”,输赢一笑,开心解乏。
“地头棋”的棋盘、棋子都是就地取材。用尖利的锥形石块或一截硬树枝在地头树荫下划出棋盘;坷垃头、小石子、小碎瓦片,或折成寸把长的细木棍均可当棋子。万物为棋子,透着民间的质朴和大气;且没有段位、地位之别,不分长幼,均可对弈。下棋者或屈膝而蹲,或盘腿而坐,虽不讲究,倒也尽兴。“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唐·杜甫《江村》)。私意里总觉得杜甫与妻子下的就是这种“地头棋”。
小时乡下的孩子们没有多少娱乐活动,最喜欢下“跳井”、“钻牛角”、“打鬼子”这几种棋。
“跳井”又叫“憋死牛”。先在地上画一个开口向下的大“区”字作为棋盘,再在开口向下的“区”字两个角之间画一个圆圈作为“井”。“钻牛角”也叫“赶牛”。先画牛角状的棋盘轮廓,然后在牛角里画出与底线平行的4条线段,而后用斜线将这些线段在“牛角”里连接起来。“打鬼子”又叫“大炮打小兵”,由横竖6条直线组成正方形的棋盘。“大炮”是2枚大石子,“小兵”是18枚小石子。“跳井”和“钻牛角”及“大炮打小兵”里的“小兵”,都不为“吃子”,而是将对方“憋住”。“跳井”和“钻牛角”因棋路简单,行棋不允许思考,要行子如飞,在眼花缭乱间定输赢。
地头棋就是草根棋,没有围棋、象棋般高雅,却有野趣。试想:村头巷口一群孩子咬一口卷着大葱的煎饼,为赢一盘棋争执嬉闹,好不快活;或山坡河边,拾草的顽童,捡几粒石子,玩疯了“跳井”。不觉意间,红日西坠,方想起“错向山中立着棋,家人日暮待薪炊”(明·高启《观弈图》);才匆匆起身去忙活。或是山岭旷野,山风清爽、山泉潺潺,山花飘香。几个放牛的孩子来了兴致,青石板上“钻牛角”或“打鬼子”,*得天昏地暗。好在有吃饱饮足的牛儿欢叫哞哞,催促孩子们好回家了。大有“心游万里不知远,身与一山相对闲”的情趣(宋·黄庭坚《观叔祖少卿奕棋》)!
“地头棋”最有技术含量的当属“三斜”。“三斜棋”的名称有多种叫法:如“四斜”、“五周”、“五通”等。棋盘是由横竖5排的直线组成的正方形,布满盘是25颗子。布棋或行棋时,尽最大可能让己方的棋形成能吃子的“三斜”、“四斜”、“通天”、“五周”(或叫“棍”)、“方”等;还要“堵”住对方形成“三斜”、“棍”等棋形。先手棋是13颗子,后手少一颗子。先布子,满盘后,后手者先行棋。乡下方言里落子叫“搁”,吃子叫“掐”,不让对方形成棋形叫“堵”,形成可以吃子的棋形如“三斜”等叫“上”。
田间休息时,俩人搁棋, 边上很快就会围着一圈观棋的。观看地头棋,没有“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讲究。这些围观者个个都是“高手”,自觉不自觉间分成两伙,七嘴八舌,指指点点。真真是“彼此抽先局势平,傍人道死的还生”(唐·王建《看棋》)。大伙儿盯着棋盘,嘈嘈嚷嚷,唾沫横飞。“看来总是争闲气,笑*傍观袖手人”(明·郭登《棋》)。无论谁输谁赢,看棋者都是一种享受。观棋的欢声笑语弥漫在庄稼地上空,传递着农家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