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将连载大盛魁创业故事番外篇,一共15篇文章。分别从人物、经典商战故事讲述大盛魁—晋商第一商号创业故事。作为大盛魁的灵魂人物,人们将大盛魁的成功总结为:王相卿的头脑,史大学的算计,张杰的腿。今天就来聊一下王相卿的头脑。
王相卿,山西武家堡人,人称“王二疤子”,身材高大,力量过人。王相卿出身贫苦,早年由于生活所迫,到右玉县*虎口为人当佣工。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御驾西征噶尔丹,王相卿投军当了伙夫,随后认识了张杰和史大学,三人结拜成异姓兄弟创立了大盛魁。晚年,王相卿回到武家堡,寿终故里,这就是王相卿的一生。
下面我们从三个故事来聊一下王相卿的头脑。
第一个故事:楚古拉大会驳斥孙文举“支差放贷”
看到大盛魁从后草地挑来了百万两银子,孙文举坐不住了。暗地里查探起大盛魁行商路线,经销货物种类明细,准备进军草原生意。但是孙文举并不想像大盛魁那样挑着担子串蒙古包,想的是通过官府的关系从上往下打。经过与蒙古王爷交谈,孙文举发现了两个机会点,一个是那达慕大会,是一个集中牧民需求的好机会,让扎萨克收集牧民需求,然后做担保,孙家通过扎萨克进行供货,这样的好处是既有担保,更有官府保障。
另一个需求是王爷们的需求,蒙古草原自古以来缺乏黄金,蒙古王爷出差京城汇报工作,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王爷们除了一大群的牛马羊,其他啥也没有。表面上是缺银子,本质上是草原缺乏金融机构。孙文举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提出了将实体生意和金融绑定在一起的想法:支差放贷。
所谓支差放贷很简单的理解为,王爷们需要银子可以从孙家银号里随便贷,但是你一旦用了孙家的银子,就必须将赊账买卖给孙家做,相当于绑定了赊账买卖。孙文举的目的很明确,通过孙家的银子吸引王爷,一举抢夺大盛魁的草原买卖。
支差放贷设计的很好,弥补了草原金融的不足,但是将金融和实体绑定在一起,在当时的情况下,风险极大,毕竟本身就是赊账买卖,再加上金融赊欠,相当于风险放大了两倍。同样的抵押物两次放贷,对于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草原牧民,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这个时候,王相卿站出来了,提出反对支差放贷,提出了一本一利。
王相卿不不是真的反对支差放贷,也不是看不到支差放贷的好处,只是因为在草原商业起步的时期,直接上支差放贷,只能有一个结果过度消费,最好的办法就是逐步来,先做一本一利,等到草原商业流通正常以后,再去做支差放贷,引入金融属性。大盛魁后来在同治年间也开始了印票业务,本质也是支差放贷。大盛魁的小号大盛川票号也协助办理王公们晋京的一切事宜。大盛魁仅支应王公们晋京费用的放款总额,每年即达十万两之多。
王相卿当时反对孙文举的支差放贷恰恰说明了在商业发展初期的眼光,现在很多公司在基本盘没有打牢的情况下盲目多元化,结果死得很惨。后面孙文举也尝到了东挪西凑,过度揽储的恶果,最终导致孙家败亡。
第二个故事:瞒天过海打破孙文举茶叶霸盘
茶叶霸盘是大盛魁早期经典商战,孙文举想借着霸盘茶叶打败大盛魁,一举统一草原赊账买卖,囤积了几乎世面9成以上的茶叶。茶叶又是楚古拉大会定的价格,不能随意涨价,货在孙家手里,形成了垄断的局面,几乎是无解的局面。
王相卿一筹莫展的时候,听到张杰的一句话茅塞顿开。张杰说你只要有独特的东西,就不怕卖不出去。于是王相卿让张杰暗地里去和老皮裤等驼队签订了半年的骆驼使用权,相当于把物流捏在了手里,没有驼队,孙文举也不可能按时将货送到军队和牧民手里,承担不起后果。最终孙文举不得不妥协,按平价销售茶叶,归化众商家躲过了灭顶之灾。
茶叶霸盘事件王相卿的头脑起到了关键作用,一眼看出了商业竞争尤其是贸易竞争的本质,就是垄断具有话语权。孙家垄断了茶叶,于是在茶叶定价上有话语权,那么贸易的另一块物流也是一样。草原物流主要靠的是驼队,垄断了驼队,同样能够赢得话语权。孙家如果不就范,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死。孙文举下不了这个决心,王相卿赢得了茶叶霸盘的真正胜利。
第三个故事:主动收缩冻羊肉买卖,避免硬杠孙家
冻羊肉买卖是王相卿和张杰在京城吃火锅的时候发现的商机,一个冬天的冻羊肉买卖赚了大笔银子,是重返后草地的底气。这让孙文举心里很不爽,大盛魁又活过来了。于是联合归化众多商家开始做起了冻羊肉卖卖。孙文举从几个方面捏住了大盛魁冻羊肉的命脉;
货源:高价收购,打击大盛魁货源。以高于大盛魁2成的羊价收购,虽然靠着张杰的老关系还能收购羊,但是这种硬拼的局面能够维持多久,大家都没有底。
建立京羊站:6个京羊站打通了从归化到京城的蒙古羊群进京之路。夏天赶来羊群,冬天供给京城火锅店,活羊取代了冻羊肉,这招确实狠,冻羊肉的口感怎么比得上活羊。
低价销售:即便是成本较高的活羊,在京城销售价格依然低于大盛魁的冻羊肉价格。大盛魁如果也低价销售,正中孙文举的套路,他要的就是和大盛魁比拼流血,孙家亏得起,就是要流干大盛魁的血。
屠宰工高价招募:直接在屠宰工市场高价招募屠宰工,让大盛魁连宰羊的人都没有。如果不是万驮社支援,大盛魁即便有订单,也生产不出来。
上面几招招招致命,都是冲着大盛魁去的,要的就是激起大盛魁或者说王相卿去争斗,如果王相卿忍不下一时之气,和孙家拼了,结果只能是大盛魁那一点点可怜的资本金在和孙家的争斗中损失殆尽。
王相卿没有选择和孙家争勇斗狠,而是主动收缩甚至放弃了冻羊肉买卖,将剩余的冻羊肉做成了饺子,免费送给了戍边大军,成功博得了皇帝的好感,一举重返后草地。这种格局,这种智慧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层面。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要的是整片草原,王相卿的头脑真的不一般。
大盛魁早期的创业中,一个有着战略格局头脑的大掌柜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为大盛魁的战略发展、风险规避提供了智慧支持,让大盛魁没有迷失在追逐蝇头小利的局面里,而是高屋建瓴的追逐整个草原的买卖。在王相卿的头脑中,一个商业点子的成功与否并不能保障持久商业的成功,一招鲜不能吃遍天,该舍的时候舍,该得的时候自然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