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其许吾乎翻译,吾欲与子谋之其可乎翻译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3-11-23 20:09:53

(一)古今不同的词序

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方式有二:一个是虚词,另一个就是词序。词序是词在句中的位置次序,这种位置次序一般是固定的,不能任意调换。

古今词序的差别,最突出地表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词序的基本格式。但古文中的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却必须放在动词前。先看下面例子:

不如以地请合于齐,赵必救我,若不吾救,不得不事。

——《战国策·燕策》

“不吾救”即“不救吾”,宾语“吾”放在动词“救”前边。

尔无我叛,我无强贾。

——《左传·昭公十六年》

“无我叛”即“无叛我”,“无”同“毋”,宾语“我”,放在动词“叛”前。

管子对曰:“未可。邻国未吾亲也。”

——《国语·齐语》

“未吾亲”即“未亲吾”。宾语“吾”放在动词“亲”前。

狂者伤人,莫之怨也;婴儿詈老,莫之疾也。

——《淮南子·说林》

“莫之怨”即“莫怨之”(没有人怨他);“莫之疾”即“莫疾之”(没有人恨他)。宾语“之”用在动词“怨”和“疾”前。“莫”是带否定性的无指代词。

以上例子有两点共同之处,一是宾语都是代词,二是都是否定句。由此可以得出一条规律:在带有“不”、“无”、“未”、“莫”等否定词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如果还带有助动词作状语,在古文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词序:

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

——《国语·齐语》

非子莫能吾救。

——《战国策·中山策》

前一例,“莫之能御”即“莫能御之”。助动词“能”与动词相连。后一例,“莫能吾救”即“莫能救吾”。助动词“能”不与动词相连。古文中,前一格式较为常见。

再看另一种宾语前置的例子: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孟子·离娄》

“焉”作疑问代词“何”解,指代处所。代宾语,放在动词“往”前。“焉往”,即去哪里。

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礼记·檀弓》

“安仰”即景仰什么。“安”指代物,作宾语,放在动词“仰”前。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何忧何惧”即担忧什么,惧怕什么。“何”指代事物,作宾语,放在动词“忧”和“惧”前。

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

——《韩非子·显学》

“谁使”即“使谁”。“谁”指代人,作“使”的宾语,放在动词前。

以上数例都是疑问句,作宾语的“焉”、“安”、“何”、“谁”都是疑问代词。由此,又可以得出一条规律:在古文的疑问句里,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在带有助动词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两种不同词序表达: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三年》

吾敢谁怨乎?

——《史记·吴太伯世家》

上面例子中“谁敢怨”和“敢谁怨”都是“敢怨谁”的意思。但前者助动词“敢”直接放在动词“怨”前。后者则不直接放在动词前,在古文中出现较晚,也不常见。

在古文中,为了强调宾语,还可以用助词“之”、“是”、“焉”等作标志把宾语提前。例如:

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贤之用”即“用贤”;“能之使”即“使能”;“劳之论”即“论劳”(论赏有功的人)。

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

——《左传·僖公十五年》

“固败是求”即“固求败”(本来是自求失败)。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左传·隐公六年》

“晋郑焉依”即“依晋郑”。

有时还可以在宾语前加上范围副词“唯”组成“唯……之……”、“唯……是……”的格式,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排他性。例如: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庄子·达生》

“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只知道蝉的翅膀)。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

“唯余马首是瞻”即“唯瞻余马首”(只看我的马头所向)。

这类格式,现代汉语中还保留一些残迹。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等。有时其中的助词“是”可以省去。如:

将夺其国,何有于妻。唯秦所命从也。

——《国语·晋语》

上栖会稽,下守海宾,唯鱼鳖见矣。

——《吴越春秋》卷一

前例“唯秦所命从”即“唯秦所命是从”后例“唯鱼鳖见”,在《国语·越语》中正写作“唯鱼鳖是见”。

在反问句中,为了突出宾语,加强否定语气,也往往用助词“之”帮助,提前宾语。组成“何……之……”的格式。例如:

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左传·桓公六年》

“何福之有”即“有何福”。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商君书·更法》

“何古之法”即“法何古”;“何礼之循”即“循何礼”。

以上介绍的都是动词宾语的位置。古文中的介词所带的宾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提到介词前。例如: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报任安书》

“谁与”即“与谁”,“谁为”即“为谁”。“谁”分别作介词“与”和“为”的宾语,放在介词前。

是障其源而欲其流也。水奚自至?

——《吕氏春秋·贵直》

“奚自”即“自奚”(从哪儿)。“奚”作介词“自”的宾语,放在介词前。

以上两例中,“谁”、“奚”都是疑问代词。古文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再看下面例子:

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共,鲁故之以。

——《左传·昭公十三年》

“鲁故之以”即“以鲁故”(因为鲁国的缘故)。

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左传·僖公四年》

“不穀是为”即“为不穀(不穀,不善。诸侯谦称)”。

以上二例是为了强调宾语而用“之”、“是”等助词作标志,提到介词前。如果要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则常常直接放在介词前,不必用助词帮助。例如: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

——《左传·僖公十五年》

“朝以入”即“以朝入”(在早晨进来)。“夕以死”即“以夕死”(在晚上死)。

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是以泣”即“以是泣”。“是以”在古文中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与“因此”相当。

介词“于(乎)”的宾语,有时也可以直接放在介词前,但较少见。如: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墨子·非乐》

“野于饮食”即“于野饮食”(在野外饮食)。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

“乎”是介词,跟“于”相当,“恶”与“何”相当。“恶乎”在古文中也成为固定词组,意思就是“于何”。“恶乎长”即擅长于哪方面。

从以上介绍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在先秦古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作宾语的代词,不需要任何条件,直接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如: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诗·小雅·节南山》

“尔瞻”即“瞻尔(望着你)。”

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

——《孟子·告子》

“自为”即“为自”。

熟读三代两汉之书的韩愈也注意到古文这一语言现象,并大量加以模仿。如:

度,惟汝予同。

——《平淮西碑》

“予同”即“同予”。

惟我保汝,人皆汝嫌。

——《送穷文》

“汝嫌”即“嫌汝”。

在远古时期,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前,可能是一种正常词序。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到周秦时期这种词序只有一些残迹了。而代词“自”作宾语,前置的现象则一直保留到现代,如“自卫”、“自救”、“自慰”等。

总的说来,古文中宾语前置,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序。要顺利读懂古文,对它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如上面所举的《左传》中“又谁敢怨”一句,若按现代汉语词序理解,则“谁”成了主语,与原意就有很大出入。又如: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

有的注本把“君亡之不恤”解释为:“我们的国君出亡在外,国内的人不能去救他。”分“君亡”和“不恤”为两句。显然是误解。因为“君亡之不恤”即“君不恤亡”,意思是:君王不忧虑在外流亡。“亡”是“恤”的宾语,通过助词“之”的帮助而提到动词前。本是一个结构很简单的句子。由于忽略古文宾语前置的规律,注释反而复杂化了。

古今词序的差别,其次表现在介词结构的位置上。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一般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前作状语,而在古文中则经常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作补语。例如:

汉王遇我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

——《史记·淮阴侯列传》

后两句在现代汉语中只能说“用他的车载我,拿他的衣服给我穿”。

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

——《左传·昭公十七年》

“涉自棘津”即“从棘津渡河”。

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愚于虞”即在虞愚笨,“智于秦”即在秦聪明。

以上例子中,介词“以”、“自”、“于”组成的结构,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这是古文中的常见格式。尤其是“于”字结构更是如此。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于”作“从”解,或表比较关系,在古文中是不允许说成“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的。“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这样的句式,反而应看成是不合常规的倒装句[1]。

再次,古文中定语的位置,有时与现代汉语也存在一些差别。例如:

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

——《韩非子·内储说上》

“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赴火者”即“涤其体被濡衣而赴火之人”。原文定语在中心词“人”之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史记·刺客列传》

“宾客知其事者”即“知其事之宾客”。定语“知其事”放在中心词“宾客”之后。

古文中这种定语后置,一般有两个条件:从内容上看,后置的定语必须是修饰性、限制性的;从形式上看,定语后置以后必须用“者”收尾,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还要加上助词“之”(如前一例)。这样的句式,能使读者领会到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存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贤大夫”和“仁士”说成“大夫之贤者”、“士之仁者”,便明显指出是“大夫中的贤者”、“士中的仁者”,这就反客为主,使原来的附加成分变成了主要成分。突出定语所表达的内容。至于像“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九章·涉江》)“陆离”形容长的样子,是修饰“长铗(剑)”的定语;“崔嵬”高耸的样子,是修饰“切云(帽)”的定语,都放在中心词之后,应该看作是诗歌中才有的特殊句式。

最后说说古文中数词的位置。

表名量(人和事物的数量)的数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名词前,古文中则常常放在名词后,跟名词构成主谓结构。如“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拿四张熟皮在十二头牛之前犒劳军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牛十二”在现代汉语中应说成“十二头牛”。

表动量(动作的数量)的数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用在动词后。在古文中则是直接放在动词前。如“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击缻”在现代应说成“击一下缻”。

如果要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古文中还往往改变句式,把作状语的数词从动词前移到句末,充当全句的谓语。如“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三”指的是“举”这个动作的数量。但如果说成“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语气就显得平淡。

(二)常见的词语省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省去句子中的某些成分或某些词,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现象。两相比较,古文中的省略现象不仅多而且情况复杂,有不少是现代汉语所不允许的。这也是我们不能顺利读懂古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文中的省略,最为常见的是主语的省略。但多数是因共喻而省,跟现代汉语一样,可以置之不论。值得注意的有如下一些情况:

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概王欲攻之,惧而去之。

——《左传·定公四年》

“惧而去之”的主语是“子山”,因上文已出现而省略。但中间已被其他句子隔开。

赵姬请逆盾(赵盾)与其母,子余(赵衰)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后面几句主语全部省略,情况比较复杂。“固请”的主语是赵姬。“许之”的主语是赵衰。

而“以盾为才”三句主语又是赵姬。这是两个不同的主语交替省略。“来”的主语,则是赵盾与其母,在上文曾作宾语出现。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的主语是诸侯将,也是承上文宾语而省。

季氏以公鉏为马正,愠而不出。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愠而不出”的主语“公鉏”,在上文又是作为兼语出现的。

以上介绍的主语省略方式,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被淘汰了。这是因为这种省略方式,在表达上不很严密,容易造成误解。如: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史记·陈涉世家》

最后两句往往被看成由“令”字一直贯穿下来的,攻铚等地的主语就是上句中的“葛婴”。可是,葛婴的任务是“徇蕲以东”,而“铚、酂、苦、柘、谯”等地全在蕲的西北面。怎么解释呢?有的注本也发现这个矛盾。说是“东出蕲县略地,并不仅限于蕲的东方。观下铚县等地自明”[2]。但下文不久还说到“葛婴至东城”。东城的位置是在离蕲县较远的东南方,与蕲西北的铚、酂等地的方向完全相反。可见葛婴实际上也只是“徇蕲以东”。原文“东”字后应加句号。攻下铚、酂等地,一直到下文说的“入据陈”,毫无疑问,是陈胜率起义军主力进军的路线,主语只能是陈胜,而不是向相反方向进军的葛婴。由于省略了的主语虽在上文已出现,但已隔了好几句,因而不容易很快被认定。必须细心考察,才能正确加以补足。

动词谓语是一句话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一般说来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有时也可以省去。例如:

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

——《孟子·万章》

中间五句,完整的句式应该是“牛羊归父母,仓廪归父母,干戈归朕(我),琴归朕,弤归朕。”动词谓语“归”全都省去。这是因为归属问题是象和他的父母谈论的中心,不言而喻,所以省去。

有时动词带有的修饰语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重点。为突出修饰语而省略动词。例如: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

“以情”是介词结构,作修饰语。后面省略“断之”二字。

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

——《战国策·卫策》

“左氏”卫国地名。“以左氏”,即“以左氏赎之”的省略。也是保留修饰语而省略动词。

在记叙对话时,省去动词“曰”,是古文中谓语省略最常见的一种。唐代学者刘知几就曾指出,“《左氏》与《论语》,有叙人酬对,苟非繁词积句,则连续而说,去其‘对曰’、‘问曰’等字。”[3]这里还要补充说明的是:省略“曰”字的现象,不仅《左传》、《论语》中有,先秦两汉古文中都经常可以见到。而省略“对曰”,或“对曰”、“问曰”同时省去的现象则极罕见。一般规律是省“问曰”,不省“对曰”。如《左传·成公十六年》有一段对话:

王曰:“骋而左右,何也?”

曰:“召军吏也。”

“皆聚于军中矣!”

曰:“合谋也。”

“张幕矣!”

曰:“将发命也。”

“甚嚣,且尘上矣!”

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

“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曰:“听誓也。”

“战乎?”

曰:“未可知也。”

“乘而左右皆下矣!”

曰:“战祷也。”

这段文章中,楚王问除第一句“曰”字不省,以后六句都省去“曰”字。而伯州犁的答话却一“曰”不省。可以清楚看出古文中这种省略的规律。

古文中宾语的省略,在多数情况下,也就是代词“之”的省略。例如:

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卷以箦”即“卷之以箦”,动词“卷”后省去宾语“之”,指代范雎。

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使使贤主”、“使使不肖主”两句,前一“使”字后均省去一代词“之”。是分别指代前面说的“贤者”和“不肖者”的。

吕禄信郦寄,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

介词“与”后省略宾语“之”,指代郦寄。

这些句子中宾语的省略,都是现代汉语所不允许的,古文中则极为常见,有时甚至在一个句子中把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同时省去。如:“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之。”(《国语·周语》)“以告”前面省略主语“卫巫”中间省略介词“以”的宾语“谤者”,后面省去动词“告”的宾语“厉王”。结果,一句话中只剩下一个介词和一个动词,这在结构上是比较特殊的。

古文中介词“于”的省略,也是阅读时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试看下面例子: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

——《汉书·彭越传》

“所败”后省略了一个介进处所的介词“于”。

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

——《史记·鲁世家》

“告急”后省略一个介进对象的介词“于”。

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

“不快上”即“不快于上”,意思是“不被宣帝所喜”。省略了一个表被动的介词“于”。

禹治加缓,名为平。王温舒等后起,治峻禹。

——《汉书·酷吏传》

“峻禹”即“峻于禹”,是说“比赵禹峻刻”。省略了一个表比较关系的介词“于”。

介词“于”的省略,在阅读时都必须加以补足,才能确切理解句意。如上面举的“张安世始尝不快上”,如不能认识这种省略,就会被理解为张安世不满意宣帝了。“武王将伐纣,上祭于毕,求助天也”。(《后汉书·苏竟杨厚传》)清人王鸣盛认为“求助天”不好理解,改为“求天助”[4],是不知“求助天”即“求助于天”之省。

以上是就省略的成分来说的,如就句式看,古文中的省略,最常见于对举或并列的句子中。这些句子往往有一些词语相同。如果这些词语在前一句中已经出现,或在后面句子中即将出现,那么,在其他句子中均可省去。例如:

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

——《荀子·天论》

这里的“不加能焉”和“不加察焉”的主语都是“其人”,因已见于上一个并列句中,所以省去。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史记·货殖列传》

后三句的句首,都应有动词谓语“待”,因上句已出现,故省去。

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千石,五百斤,封百户。

——《史记·吴王濞列传》

这是刘濞在起兵叛乱时出的赏格。“列将”、“裨将”、“二千石”、“千石”前均省去“能斩捕”三字;“三千斤”、“二千斤”、“千斤”、“五百斤”前面均省去“赐金”二字,都是承首句而省。

在这种对举或并列的句子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还可以承上或蒙下省略中心词。例如:

今郤伯之语犯,叔迂,季伐。

——《国语·周语》

后两句本应作“(郤)叔之语迂,(郤)季之语伐(夸耀)”。“叔”、“季”之后都承前省去了“之语”二字。保留定语,省略了作主语的中心词。

扞弥南与渠勒,东北与龟兹,西北与姑墨接。

——《汉书·西域传》

前两句后面均省去动词“接”。这是保留状语,蒙下文省略了作谓语的中心词。

上于是出龚等补吏,龚为弘农,歆河内,凤九江太守。

——《汉书·儒林传》

这几个并列句,可以按如下方式排列:

img17

“河内”、“九江”前,承上省略动词“为”,“弘农”、“河内”后,蒙下省略了作宾语的中心词“太守”。这类省略,在史书中甚为常见。王念孙校《汉书·金日磾传》“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一句,认为:“奉车下亦有都尉二字,而今本脱之。”[5]他对古人省略之例,似亦未尽通晓。

古文中不仅句子成分和某些词可以省略,有时还可以把一段话中的某一分句整个省去。看下面例子: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其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论语·子张》

“天下之恶皆归焉”前面省略了“如居下流”一句。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后一句应作“文之,是求显也”。原文省略“文之”这一分句。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里“前有谗而弗见”和“守经事而不知其宜”两句前面,各省略“如不知《春秋》”一句。

这种省略多数是在假设复句中,省去前面表假设条件的分句。这是由于前面已有一个句子作了正面叙述,下文从另一方面加以申述,虽省去一句,读者还是可以从中体会出来的。正如清人魏禧说的“语虽不伦,意却相属”[6]。当然,由于文句间断不接,有时也难免误解。“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管子·立政》)从字面上看,既然人君不听寝息兵事,为什么群臣宾客反而不敢言兵了呢?似颇费解。故王引之认为“毋,发声。毋听,听也”[7]。实在是不明古人省句之例的误解。原文两句中间省略了“如听寝兵”这一表假设条件的分句。

对这种语言现象,也有不同的解释。如“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列子·仲尼》)清代学者俞樾认为“此本作‘孤犊未尝有母,有母,非孤犊也’”,是“字以两句相连而误脱”[8]。不以“省略”看待。从校勘学的角度来看,不是没有可能的。据考证,古人书写,经常用“img18”作符号表示重文。不仅单个字可以用它表示,就是两个字以上的词语或句子的重复也可以用这种重文号表示。如“妇img19人img20不img21贰img22斩img23也img24者何也”。(武威简本《仪礼·甲本服传》)就应读作“妇人不贰斩也,妇人不贰斩也者,何也?”[9]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列子》文本写作“孤犊未尝有img25母img26非孤犊也”。由于后人误脱重文号而写成现在这个样子。以上省句例都可以这样解释。但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古文这种省略则确实存在,如“晋献公将*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礼记·檀弓上》)世子

申生的话,最后两句本应作“君安骊姬,如言之于公,是我伤公之心也。”原文省略了表假设条件的分句“如言之于公”,与上文并不是“两句相连”,只能作习惯性的“省略”看待。

古文中的省略现象比现代汉语要多得多,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文字和书写条件的限制,正如鲁迅在《门外文谈》里所说的“大原因是字难写,只好节省些”。因而在写作时往往把某些字、词语或句子省去。其次,是语法上的原因。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成熟,一般不能用来作主语。如“其”主要用作定语;“之”主要用作宾语;“彼”指示意味很重,不是一般的人称代词,也很少用来作主语。因此,在现代汉语需要用第三人称代词做主语的地方,在古文中,就只能重复上文的名词。而常见的办法是干脆把主语省去。再次,跟现代汉语一样,省略还有修辞上的原因。那就是为了使文字简洁、表达重点更加突出。总之,古文中的省略,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定的上下文里出现的。是有条件的。在阅读时要认真揣摩,弄清这特定的语言环境,正确加以补足。同时,又必须确切理解古文词义,注意不要误以不省为省,而出现前人所指斥的“增字解经”的毛病。如:

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

——《左传·隐公元年》

“易”当作“延”解。是延易、蔓延的意思。杜预注:“言恶易长,如火焚原野。”误认为省略动词谓语,所以增“长”字解释。

宋方吉,不可与也。

——《左传·哀公九年》

“与”当作“敌”解。是抵当的意思。杜预注“不可与”为“不可与战”,误认为省略了动词“战”。

不敢左右,唯好之故。

——《国语·吴语》

“敢”在这里是“犯”的意思。韦昭注:“不敢左右暴掠齐民,惟有思好之故。”误认为前一句省略了动词及其宾语,所以增“暴掠齐民”四字来解释。

以上数例,均以不省为省,而想当然地加以补足。正如王引之所批评的“于文句间增字以足之,多方迁就而后得申其说。此强经以就我,而究非经之本义也”[10]。

(三)古文的固定句式

在阅读古文时,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子经常出现,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固定句式。其中所用的词,跟它们通常所表示的意义和语法作用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多数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凡是结构相同的,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也基本相同。因此,掌握这些固定句式,就能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古文中最为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如下几种:

一、“何以……为”

然则,又何以兵为?

——《荀子·议兵》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季氏》

父有罪,何以召其子为?

——《史记·楚世家》

在这样的句式里,“为”是语气助词,“何以”有两种意思。如果它后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就作“何用”解(“用”是动词,“何”是疑问副词作状语),即“怎么用得着”,“哪里用得着”的意思。如“何以兵为”就是“哪里用得着兵呢?”因而,这样的句式有时也写作“何用……为”,如《汉书·元后传》“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

如果“何以”后面是动词或动宾词组,那么,“何以”就是“以何”(“以”是介词,“何”是它的宾语),即“为什么”的意思。“何以伐为”,意思就是“为什么讨伐呢?”

由于古代汉语中,“何”可以作疑问副词,单独用来表示“为什么”的意思。所以在这样的句式里,如果“何以”后面是动词或动宾词组,则“以”字往往可以省去。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记·项羽本纪》

“何渡为?”意思就是“为什么渡江呢?”

上知朔多端,召问朔曰:“何恐侏儒为?”

——《汉书·东方朔传》

“何恐侏儒为”意思就是“为什么恐吓侏儒呢?”

如果“何以”后是名词,作“以”的宾语,则有时这个名词可以省去,形成“何以为”的格式。意思是“哪里(怎么)用得着呢?”这时“以”当动词“用”解。如:

宝鼎事已决矣,尚何以为?

——《史记·孝武本纪》

“尚何以为”就是“还哪里用得着(公孙卿的奏章)呢?”

“何以……为”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其中的“何”,有时可改用其他疑问词。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逍遥游》

用“奚”代“何”。全句意思是“为什么到九万里高空向南去呢?”

恶用是鶂鶂者为哉?

——《孟子·滕文公》

用“恶”代“何”,全句意思是:哪里用得着这鶂鶂叫的东西呢?

恢曰:“世方乱,安以富为?”

——《三国志·温恢传》

用“安”代“何”,“安以富为”即“哪里用得着富呢?”

二、“不亦……乎”

今释此而远攻,不亦谬乎!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

——《礼记·儒行》

上例中“不亦谬乎”即“不是荒谬吗”的意思。“不亦难得乎”即“不是难得吗”的意思。在这种句式里,“亦”字只是凑足音节、舒缓语气,不作现代汉语“也”字解。王引之在《经传释词》卷三“亦”字条下就说“凡言‘不亦’者,皆以‘亦’为语助”。

“不亦……乎”也是古文中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语气较委婉,所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句末的疑问语气词,有时可以改用“邪”。如:

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报任安书》

三、“无乃……乎”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

——《左传·成公二年》

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新序·杂事》

前一例,“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意思是:恐怕不是先王之命吧;后一例,“无乃不可加兵乎”意思是:恐怕不能出兵(攻魏)吧。这种说法,在形式上是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测度,但实际上说话人的意思是偏于肯定的,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使语气委婉一些,带有商量口吻,而让对方容易接受。“无乃……乎”一般都可译作“恐怕……吧”。其中“无”字,有时可以写作“毋”。如:

好兽而恶民,毋乃不可乎!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毋乃不可乎”即“恐怕不行吧”的意思。

“无乃”在古文中有时可以单用,不跟“乎”配合。这时,则只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估计。跟上面介绍的作为一种委婉的肯定说法不同。例如:

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

——《左传·僖公十九年》

吴方无道,无乃辱吾君,不如止也。

——《左传·哀公十二年》

前一例“无乃犹有所阙”即“恐怕还有欠缺的地方”的意思;后一例,“无乃辱吾君”是“只怕使我们君主受辱”的意思。“无乃”都可译作“恐怕”或“只怕”。

四、“得无……乎”

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

——《吴越春秋》卷一

景公见而怪之曰:“夫子何遽乎?得无有急乎?”

——《韩诗外传》卷十

前一例,“得无得其人而后成乎”,可译为“莫非要得到人才能成功吗?”后一例,“得无有急乎”,可译为“该不会有急事吧?”这种固定句式,是用来表示怀疑与猜测的语气。全句意思是对某种事实的推测,一般都可译为“莫非……吗”或“该不会……吧”。有时,“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句末可以改用“邪”。意思都一样。例如:

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邪?

——《庄子·盗跖》

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近南塞,得毋有伏兵乎?

——《汉书·李广传》

上面例子中,“得微往见跖邪”即“莫非去见盗跖了吗?”“得毋有伏兵乎”即“莫非有伏兵吗?”

五、“……孰与……”

秦昭公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

——《战国策·秦策》

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

——《战国策·齐策》

“孰与”在有比较的具体内容出现时,也可以分开理解。“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可以解为“今日韩魏与始孰(哪个)强”。但多数情况下,“孰与”已凝固成一个固定词组,应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如王引之所说“书传中言‘孰与’者,皆谓‘何如’也”。它通常用在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询问两项相比怎么样。如“救赵孰与勿救”即救赵跟不救赵相比怎么样。

有时本无疑问,只是用问句形式提出抉择意见,表示对后一情况的肯定。如: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天论》

这种句式里,“孰与”应理解为“哪里比得上”。上面这句话可译为“盼望时令而等待它,哪里比得上适应时令而使用它。”

六、“……者,……也”

兵者,凶器也。

——《韩非子·存韩》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史记·项羽本纪》

这是古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表示一种提示性的停顿,“也”用在句尾,表示判断语气。“者”、“也”在现代汉语中均无法译出。对这种句式,一般是在主谓之间加判断词“是”来理解。如“兵械是凶器”,“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有时也可以只用“者”或只用“也”,如: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

——《史记·项羽本纪》

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只用“者”不用“也”,表示重点在主语方面;只用“也”不用“者”,则有强调判断内容的意味。总的说,作为判断句,语势不如“者”“也”对用来得强。但在理解上并无区别。

七、“……之谓……”

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

——《孟子·告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这也是表判断的一种格式。在这种格式中,助词“之”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来取消它的独立性。“谓”是“叫做”的意思。“生之谓性”可译为“天生的(资质)叫做性”;“此之谓大丈夫”可译为“这叫做大丈夫”。

有时“谓”之后跟着语气词,组成“……之谓也”、“……之谓乎”等格式: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荀子·王制》

人有言曰:“兵在其颈”其郤至之谓乎?

——《国语·周语》

这种格式同样表示判断,但结构与上面说的不同。这里的助词“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谓”是动词“说”的意思。“此之谓”即“谓此”(说这回事)。“其郤至之谓乎”即“大概是说郤至吧?”

八、“何……之……也”

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

——《穀梁传·文公十四年》

上面例子中,“何忧之远也”就是说“怎么忧思这么深远啊”;“何知之晚也”就是说“知悟怎么这么晚啊”。可见,这是一种以疑问形式表示感叹语气的固定句式。句中用“之”,句尾用“也”,使说话的语气延缓,以增强感叹意味。这种格式,都可以译为“怎么……这么……啊”或“……怎么这么……啊”。

由于古文中的代词“其”,可以兼有“彼之”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主语已明确的情况下,这种格式可以改成“何其……也”。如: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论语·子罕》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这种说法,疑问的意味较多。一般可译为“为什么这么……呢”。“何其多能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么多能呢”;“何其速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么快呢?”

九、“奈……何”、“如……何”、“若……何”

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国语·晋语》

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

——《左传·宣公十二年》

陈文子见崔武子曰:“将如君何?”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这种习惯说法,主要是用来询问办法的。都可译为“拿……怎么办”或“把……怎么样”。“奈”、“如”、“若”在古音中是一声之转。在这里都有“办”、“处置”、“对付”的意思。“何”表疑问,当“怎么”、“怎样”讲。这种说法,有时是用疑问方式表示一种否定。如:“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左传·成公十年》)“若我何”即“把我怎么样”,实际是说不能把我怎么样。

这种格式中,动词“如”、“若”的宾语,有时可以用代词“之”代替。例如: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梁惠王》

这里的“若之何”、“如之何”也是用来询问办法。可以直译成“拿它怎么办”或“把它怎么样”。但不如说成“怎么办”,更合现代语言习惯。有时可以用来询问对方对人和事物的态度,或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如: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

——《论语·先进》

社稷之卫也,若之何*之?

——《左传·宣公十二年》

前一例,“如之何”询问态度,应译为“怎么样”;后一例,“若之何”询问原因,应译为“怎么”或“为什么”。

由于古文中,作宾语的代词“之”往往可以省略。这种说法就经常压缩成“奈何”、“若何”、“如何”这样的凝固结构。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诸侯不从,奈何?

——《汉书·高帝纪》

这种凝固结构用在句末,主要用来询问办法和态度。询问态度的,可译为“怎么样”,如上举《左传》例;询问办法的,可译为“怎么办”,如上举《汉书》例。但这种结构,在古文中更常见的用法还是放在句首,用来询问原因。如: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尚书·五子之歌》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以上三例中,“如何”、“奈何”、“若何”均用来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一般说来,说话人对后面所说的内容持否定态度,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回答。

【注释】

[1]见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

[2]见王伯祥《史记选》注。

[3]见《史通·模拟》。

[4]见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

[5]见《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

[6]见《日录论文》。

[7]见《经传释词》卷十。

[8]见《古书疑义举例》卷六。

[9]参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〇年第五期裘锡圭文。

[10]见《经义述闻》卷三十二。

[11]《经传释词》卷九。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