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指引我们向前进……”
天安门是14亿中国人民心中向往的地方,天安门是中国人从小就会哼唱的第一首歌里的名字,自从看见开国大典上*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多少人心里有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期盼。
老金在京三十年,也是直到三年前才实现了自己这个愿望,站在天安门城楼中间面向天安门广场,感受到那种叱咤山河,换了人间的意境。
城楼上的视角
现在的天安门城楼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东西面阔九间,南北进深五间,取“九五”之数,象征皇帝的尊严。你数一下城楼上的柱子,两根柱子中间是一间,一共九间,就是所谓的面阔九间。下层是高13米的朱红色城台,四周环绕琉璃瓦封顶的矮墙,城台下有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当年唯有皇帝可以进出。
翻阅天安门变迁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天安门始建于明代,但明代的天安门其实不是现在我们所看见的这个样子。
天安门在明朝是叫承天门,准确的说叫承天之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样式建造的,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当时建的承天门是牌坊式的,老金搜集了一下网上的资料,大致说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五孔三层楼木牌坊,在牌坊的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虽说木牌坊有点不足为凭,但也只能姑且信之。
然而在天顺元年(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于是在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了承天门。重建后的承天门,形制上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下面加了城台,承天门成为当时北京城里最大、最高的一座门楼,但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但样子。老金找了一张个人认为比较贴近原型的承天门复原图片供看官们参考。
这是老金认为比较贴近明代承天门的复原图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明朝崇祯皇帝上吊自*,《明史 李自成传》记载:“自成毰笠缥衣,乘乌驳马,入承天门。”并没有传说中箭射承天门的桥段。但是李自成在北京只呆了一个月,便因为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而被迫退出北京城。在撤退前,李自成下令,焚烧北京的皇宫和城门楼,于是承天门再次被毁。
清兵入关,对承天门进行了重修,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承天门,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清朝修建的天安门提高了其规格,面阔由五开间改为九开间,进深也从三开间变为五开间,城台设置了五个券门,中间的券门最大,为皇帝出入御用。也由此奠定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天安门的雏形。
清朝末年的天安门
北平和平解放到近代的天安门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开国大典前和1952年、1956年都对天安门进行了保护性修缮。1966年邢台大地震之后,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4月7日,为彻底解决天安门城楼几百年来积存下的种种问题和不安全隐患,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决定将旧城楼拆除,按原规模和建筑形制重建天安门城楼。重建的天安门城楼比以前高了83厘米。将原勾头滴水瓦头的龙纹改为葵花纹,将原大点金旋子彩画改为金龙和玺彩画,枋心绘西番莲,且将大木改造。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是这次重建之后,陆续经过历年来的粉刷、加固、提升等结果。这次重建仅耗时112天,可谓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本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谬误之处,还望专业人士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