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全素、糟蛏子、糟鸡……不知道您留意没,今年一入夏,很多沪上餐馆、酒店,以及市民家庭餐桌上多了一样夏季当令佳肴糟货,蔬菜毛豆、豇豆、茭白可糟,当令龙虾、贝壳海鲜等一样可以用糟卤浸泡吃。与冬天火锅热一样,今年夏季糟货已经成为很多餐馆和市民家庭推崇备至、做菜范围最广的必推或比吃菜。
糟货的故事
“糟货起源于江浙,成名于上海。”在本帮餐饮企业从业近30年,同样伴随糟货研究近30年的“上海一号”出品总监胡翔告诉记者,
糟货的主要调料是糟卤,糟卤起源于江浙地区制作黄酒的酒糟。“最早的时候,绍兴、宁波等地的酒商制作黄酒之后,发现酒糟芳香扑鼻且有特殊鲜味,酒糟弃之可惜,就利用酒糟制作各色菜肴,糟货流行至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
制作糟货用的是糟卤。据悉,当时市场上没有做好的糟卤供应,饭店、酒家做糟货大都自己做糟卤(被称之为吊糟),家庭很少自己做。20多年前,胡翔刚开始学生意时,就偷偷看见老师傅自己在吊糟,即将成年花雕加香料、糟泥、高度白酒等自然发酵大概10个月,用布袋吊起,过滤掉其中的糟泥,然后用摄氏80-90度的高温加热,生糟变成熟糟后,就可以用来浸泡要吃的菜了。做糟卤之所以叫吊糟,出处也在这里。
上面视频:糟卤制作过程
胡翔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流行一种最原始的糟货做法,就是在糟泥中加入黄酒等,将烧熟的肉、鸡等用布包裹好埋在糟泥中数日,取出后去掉糟泥,就是当时用生糟做成的糟货。只不过用这种方法做糟货过于原始,效果不是最佳,而且容易传染细菌,之后被逐渐淘汰。目前,大型酒店、餐馆的大厨们各显神通,大都用自己特有的配方和制作方式做糟卤,这样做出来的糟卤更有特色。
糟货已成经典海派本帮菜
糟货虽然发源于江浙,但真正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广泛应用于菜肴的主要是本帮菜。
据上海餐饮烹饪协会老法师段福根介绍,从江浙流传至上海的糟货,主要局限于简单的冷糟菜,比如糟毛豆、糟素鸡、糟鸡、糟鸡爪、糟肉等,热糟菜最流行的是传统的糟熘鱼片。
“本帮菜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糟货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冷糟和热糟两大糟货系列,并已成为经典本帮菜。”
目前,本帮冷糟已经延伸至最时髦、流行的时令菜,如糟龙虾、糟醉大闸蟹、糟海鲜等,热糟在传统糟钵斗、糟熘鱼片的基础上,推出了热糟系列,比如糟三白(百合、鱼片、虾仁)、糟双片(鱼片、鸡片)、糟三片(鱼片、鸡片、笋片),以及糟鲜大鱼头、糟三鲜等。
上图:糟熘三片
据传,本帮菜中的糟钵斗出自典型的上海家庭。上世纪五六年代,上海人家里没有冰箱,甚至没有橱柜,怕当日吃剩的糟鸡、糟猪肚、糟胗肝等坏,扔掉又不舍得,于是有人就将其全部放入锅里加热,加热后的冷糟变成了热糟,热气腾腾的糟香扑鼻而来,由此被本帮菜师傅传承至今,并形成了如今的糟钵斗系列。
今夏糟海鲜最流行
今夏“上海一号” 不但自行吊糟,推出传统糟毛豆、糟带鱼、糟胗肝、糟熘鱼片等传统糟货,还推出了包括糟虾、糟海螺等10多种海鲜的糟味海上鲜,以及糟全素。而糟味海上鲜则是今夏最时髦、最流行的夏令糟货。
该连锁餐企杨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店这两天各种糟海鲜销量约占冷菜销量的1/3。其中推出的糟味海上鲜已经被多位客户预订。
上图:糟味海上鲜
“糟货向来在夏季流行,因为糟货口感鲜咸、清淡,且有特别的糟香,冰箱冷藏后取出,吃起来清口、淡雅,既适合上海人口感,也适合夏令消费特点。”上海兴荣温德海姆酒店总厨乔德亮、四季酒店四季轩主厨王俊同时认为,夏令正值蛏子、蛤蜊、鲍鱼等贝壳类海鲜进入最肥美消费季,也是澳龙等海鲜最便宜消费季,鲜活海鲜吃起来不肥腻,因此很受市民欢迎。
入夏之后大量市民家庭已经在夏季制作各色糟菜,比如糟鸡、糟毛豆,但制作糟海鲜的不多。
胡翔告诉市民,
家庭同样可以制作糟蛏子、糟蛤蜊、糟鲍鱼等贝壳类糟海鲜,但做贝壳类糟海鲜有个诀窍。关键是贝壳类海鲜不能蒸,蒸不好把控,将其在沸水中煮,煮可以把控温度且不易让食材受热过度而使肉质变老,煮贝壳建议凉水下锅加盖水开改中火2分钟,在确保贝壳洗净、全熟的前提下浸泡。同时贝壳在浸泡糟卤前,最好用干毛巾吸干贝壳表面水分,这样浸泡的糟卤不会因为贝壳过多水分冲淡糟卤,吃起来糟香、糟鲜味更浓。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