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飞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起嵩县春节的习俗,即便村与村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再加上世移则事移,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慢慢消失了——比如从今年春节开始,城乡全面禁止销售和燃放鞭炮,则“爆竹声中一岁除”,也将成为历史的记忆了。所以本文将要讲到的所谓“嵩县的春节习俗“,只是一个八零后记忆中早已简化了的习俗,或者说只是作者老家德亭的一些过年习俗。此文几年前曾在嵩县在线平台发过,今再次修改后发出,如有不完善处,请读者诸君在文后评论内补充。
二十三,烙火烧
国人说的过“年 ” ,通常是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嵩县习俗曰:“二十三,烙‘火烧’ ”,“火烧”指的是火烧馍,是在锅里干锅烙出的面饼,圆圆的,碗口大小,厚约一公分,烙熟后两面金黄,内里有卷放油盐葱的,有卷肉馅的,还有放白红糖的,但更常见的是什么也不放的原味饼。 “火烧”的用途,一作祭祀 , 二作食用 ,三作祈 福。
祭祀 的主神是 灶王 爷 —— 嵩县 人称其 “老灶爷 ”。民以食为天,灶王爷在民间信仰的众神中,虽排位不高,但因其是人间烟火的主管,管着民间吃饭的大事,所以位卑权重。在那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里,灶王爷岂止是只掌人间户口锅灶,简直是掌着一家人的性命!所以,嵩县传统里对 祭祀老灶 爷十分重视。家里可以没有玉帝、佛祖、观音的像,但一定会有老灶爷、老灶奶奶的画像。传说老灶爷于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期 间,上天厅陈报人间各户丁口、善恶,天 厅据此降粮降福。所以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家家都要祭拜 老 灶 爷, 祈求老灶爷上天多说好话。 祭拜时老灶爷和 老灶奶的画像是一定要在灶伙的。通常画像里的老灶爷老两口慈眉善目的笑着,身前一对童男女托举着一个聚宝盆、粮罐类的东西,再前面两个文官,一个手持“增”字,一个手持“福”字。 两旁还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吉祥。 横批:一家之主。
火烧烙好了,要首先放在碗里敬老灶爷、敬祖先和供奉的神明,然后自己才可食。食之前还要放炮。近些年二十三当晚放鞭的人越来越多,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提醒着人们新的一年的到来。
火烧 是 圆 的,便寄寓了一家团圆的意思。二十三这天晚上,家里的人通常情况下不能外出,离家的人要回家,聚集在一起,一边吃火烧饼,一边等着灶王爷检数人丁。灶王爷按家里人头向天庭报数,未归一人,或离家一人,家里便少了一人的口粮,少了一人的福气。所以二十三夜,也是举家团圆之夜。如果家里有已嫁人的女儿,作母亲的还要给女儿留几个火烧饼,等大年初二女儿回门时,要把饼作为回礼让女儿带走——姑女虽出嫁, 祈来的福也要给女儿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