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种种习俗,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等,正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当然,今天最重要的还是陪伴家中的老人。
而一向在节日饮食文化上精准拿捏的阿信,今天就来聊聊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一样吃食——重阳糕。
九九重阳,宜吃糕。清代诗人写下“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的句子,印证了这一块糕在重阳节的地位。
街头巷陌人人排队买糕,但这一块糕,在全国各地的做法、样子却各有千秋,构成了独特的家乡记忆。
重阳糕的历史竟然比重阳节还早?在古代的阴阳五行中,单数为阳,偶数为阴,农历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所以被称为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起源于何时,尚是一件学界仍在探讨的事情。
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依据是《楚辞·远游》中“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的句子,出现了重阳二字。但有争论的是,有不少学者认为《远游》并非屈原所作,极有可能是后世人的作品。
第二种说法,认为重阳节起源于西汉时期,因为刘歆撰写的《西京杂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不过,《西京杂记》实际上是晋代葛洪编撰的,所以并不能作为西汉时就有重阳节的确切依据。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重阳节应该产生于东汉。
东汉崔寔有一部专门记载一年民俗活动的书,名为《四民月令》,其中有一句“九月九日可采菊花。”
另有文献记载,汉献帝时,朝廷会在九月九日给公卿近臣赐宴,也说明当时九月九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清 石涛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图》 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重阳节的具体起源时间仍有争论,但重阳糕本身,却出现得比较重阳节更早,历史比重阳节更久远。
最早的重阳糕点,是以其他名字出现的,被称作“糍”、“饵”之类。
“糍”、“饵”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先秦时期,而在重阳节正式成为民间重要节日后,这类黏黏的糕点也就一跃成为了重阳节必不可少的特色吃食。
比如前面提到的《西京杂记》中,“食蓬饵”指的就是吃重阳糕。
图源:四川观察
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蓬糕的做法,把白蓬和上米粉,加入白糖,然后上锅蒸熟。
而在古代,蓬草在民间观念中,被认为有抵御灾难的作用,所以重阳节“食蓬饵”,最早是代表了人们驱邪避难的心愿。
逐渐开始搞“花样”的重阳糕到了唐宋之际,重阳节已经充满了娱乐和文化意义。在这一天,人们不但宴请宾客,饮酒作诗,还会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也留下了不少重阳名篇诗句。
在重阳节,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题糕”故事。
当时正逢重阳节,诗人刘禹锡在作诗中,想要用“糕”字,但在六经中,并没有这个字,“糕”字只存在于当时的民间口语中,于是刘禹锡便“不敢为之”。
这个故事,后来反而演变成了后世诗人在重阳节常用的一个典故,有人嘲讽刘禹锡的拘泥死板,也有人为刘禹锡鸣不平。
直到清代,文人杨静亭还在《都门杂咏·论糕》中,以此为典:“面夹双层多枣栗,当筵题句傲刘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