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著名的‘南京路上好八连’送来的锦旗,算起来有40年了,是我保存最早的一面锦旗。这个,是我和四位将军的合影。”年近八旬的孙茂顺自豪地说,在45年时光里里,他辗转百万公里,自费前往200多个团以上军营,向超过5000名士兵和军官传授技艺。
在孙茂顺的家中,珍藏着260多面由各个部队送来的锦旗,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媒体曾多次对他进行典型报道。孙茂顺到底是什么人?和部队又有怎样的渊源?
结缘 父亲做床带他走上拥军路
7月中下旬,在涟水县拥军协会的办公地点,或者说,在会长孙茂顺的家中,一群老人忙着给酱菜、大豆油等食品打包装袋。他们准备在“八一”前夕,将这些礼物送到附近的部队去,以慰问那里的官兵。
“他是个道德模范,教士兵做酱菜的。他家从他父亲那代起,就开始拥军了。”孙茂顺家附近的居民一提到他,都能说上半天。
1941年出生的孙茂顺,不到17岁就和父亲走进驻地某高炮团。那个年代还没有军用床,官兵们睡的都是手工床,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们不会做床,孙茂顺的父亲便带着祖传的做床手艺,免费帮官兵们做手工床。
孙茂顺一边在军营帮父亲做床,一边在一家豆制品厂上班,那几年,他将腌制酱菜的技术研究得透透的。
大约在孙茂顺20岁那年,他听说驻涟水某部战士要将上万斤“变质”酱菜全部倒掉,凭着多年经验,孙茂顺判断是卤汁出了问题。他连夜赶往军营,在大家质疑的眼光中,带着战士们冲洗酱菜、配制新卤重新腌制。五六天后,酱菜重新端上餐桌,成了战士们的口中宝。
从此以后,孙茂顺成了部队公认的酱菜能手,踏上了技术拥军的大道。
20世纪末,全军“菜篮子工程”会议在上海警备区召开,来自解放军总后勤部的主要首长以及各大军区的数百名将校军官聚集一堂,共商全军菜篮子大计。孙茂顺作为唯一的地方代表,应邀参加此次大会。
在那个物质条件不富裕的年代,部队开始邀请他来讲解酱菜腌制技术,希望推广到各个营区,以解决战士们的早晚小菜问题。
奉献 从“酱菜能手”到“酱菜教头”
之后的几十年里,孙茂顺一心扑在拥军事业上。他自费40万元,正式成立拥军技术培训中心,2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100多口大缸一字排开。孙茂顺倚缸而立,手把手地培训来自五湖四海的子弟兵。一连几期培训班,将他们打造成全军的酱菜技术骨干。
孙茂顺一边在家乡培训士兵,一边受邀到全国各地军营,根据当地情况,为他们制定酱菜腌制计划。
在海南,孙茂顺带领子弟兵砸穿水泥地,将酱菜缸挪到地下30厘米的地方,以防温度过高腌菜变质;在内蒙古,他带领战士研究新技术,将当地的土豆加入到酱菜家族;在新疆,他带领生产建设兵团琢磨北方特殊天气,抢菜抢天斩获酱菜无数。
多年的拥军历程,孙茂顺不收取官兵一分钱,不让部队报销一分钱,不接受部队特殊“照顾”,始终坚持与战士们同吃同住。他到兰州某部传授酱菜腌制技术时,由于不适应气候反差,嘴唇上裂出一道道血口子,一到部队驻地就晕倒了;去连云港某部途中,他的钱物和手提包丢了,徒步走了5个小时赶到部队,忍着胃痛为战士们讲课;在乘汽车前往安徽某部途中,由于汽车事故,他被撞伤肋骨,现在一遇阴雨天气还隐隐作痛。
人民日报曾刊发文章报道:“来自苏北的孙茂顺痴心于技术拥军,自费行程10万公里,为驻苏、皖、沪、鲁等地部队,无偿传授酱菜腌制技术,培训技术骨干3000余名,为部队节约经费上百万元。”
如今,年近八旬、花白头发、一只眼睛几乎失明,同时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孙茂顺,拿着辗转各地的火车票和汽车票,就好像拿着军功章一般开心。
延续 一个人到一家人再到一群人
“国家的发展真是快,部队条件越来越好,吃得也越来越好,酱菜慢慢变成了储备食物。”孙茂顺开心地说。
“现在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可是技术拥军这条路还是要走下去。”孙茂顺有些忧虑:“我的一只眼睛看不清了,体力也没以前好了,不知道还能做多久。”
模范的身后必然有追随者。孙茂顺的老伴、4个女儿和女婿、1个儿子全成了他的得力干将,在拥军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可即便如此,孙茂顺仍觉得不够,“很多事情没有做细致”。
2002年,涟水县委发出了向孙茂顺同志学习的号召,孙茂顺立即牵头组织成立了江苏省第一家拥军协会。从个体到群体,从个人到组织,在拥军这条路上,孙茂顺用他的个人影响力与感召力,吸引、团结着更多与他有着共同理想的社会各界人士。
协会创建时有30多人,之后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在连云港赣榆县、淮安市区成立了分会。“全县一共19个乡镇,还有两个镇就全部走遍了;‘八一’节,要到部队去慰问;明年,要将全县困难军属都梳理一遍……”孙茂顺扳着手指头,一一列举着他们的计划。
慰问官兵和家属花了多少钱?孙茂顺摇了摇头,说:“没算过。钱都是协会会员自筹的,每年都会有拥军人士奉献爱心,给予我们帮助。”
在淮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酱菜教头”孙茂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做着拥军爱国的好事。
来源:淮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