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朋友家,被人类幼崽治好了一周的疲累。
朋友非得下厨露两手,她家小宝贝只能跟我混了,幸好孩子很乖很可爱。
她拿着绘本跑过来:“菜菜姨姨,你能给我讲故事吗?我最喜欢这个做豆腐的故事了。”
那当然没问题呀!
图源网络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小米”的小朋友跟妈妈去市场买豆腐,很好奇硬邦邦的黄豆怎么变成白白嫩嫩的豆腐。
豆腐店大叔便邀请他第二天一早来观看豆腐制作全过程:从泡黄豆-磨豆-煮浆-点卤-制成绵豆腐和硬豆腐-最后做成各种豆腐制品。
期间,小朋友时不时提出奇奇妙妙的问题,老阿姨都被她的想象力和小奶音萌化了。
也惊叹现在的童书做得真好!画风朴实治愈,把软科普藏在了故事里头,一下子把我拉回小时候菜妈带我去菜市场的场景。
图源网络
现在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基本不知道日常餐桌上食材的由来和背后的复杂工艺。
其实豆腐作为物美价廉的蛋白质,护卫了国人上千年,至今,2、3块钱一份便能支撑起日常的安全感。
而且非常百搭、好做,荤素皆宜,做菜配汤无所不能,酸甜苦辣无所不包。
周末不想大动干戈,我也首先想到它,今天再来解锁一道豆腐新吃法——
鸡肉渣渣豆腐
渣渣在四川话里形容小而碎,通常用来骂人或物不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