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在上世纪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代,有一句臭名昭著的论调,曾被各路大汉奸们在不同场合,反反复复的宣讲:“东北五省根本不是中国的地方,奉天本来是满清带来的嫁妆。”
待到日本战败投降后,这句原本只是汉奸们拿来“贴金”的雷语,竟也找到了不少市场,变成了上世纪某些武侠小说里“东北是清朝带来的嫁妆”等“主题”,在个别野史票友中间,也是长期流行。只是,不知那些持此观点的“野史票友”们,敢不敢把这一声“东北是清朝带来的嫁妆”,说给一座东北历史名城——吉林省吉林市。
作为一座与吉林省“重名”的地级市,从明朝永乐年间起,吉林市的一个“别名”,也一度十分有名:船厂。
这“船厂”二字,见证的不止是吉林市历史上,一项曾经无比强大的传统产业,更见证了从明代至清代的六百年里,这座城市为开发保卫东北边陲,做出的沉默且重大的贡献。东北是清朝带来的嫁妆?说这话,恰恰亵渎了吉林市光荣的历史。
一:大明“船厂”
明朝永乐九年(1411),出于巩固开发东北边陲的考虑,明成祖朱棣正式在元朝辽阳行省“征东元帅府”旧址上,设立新机构“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负责管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袤国土。虽然明英宗年间,“奴儿干都司”就遭到了内迁裁撤,但其治下的184个卫所(万历年间扩展到384个),在从永乐至万历中期的两个多世纪里,一直是大明北疆的坚固屏障,意义十分重大。
不过,在这个“重大意义”之前,设立奴儿干都司,却还有一个难题要解决——交通难题。当时的东北大地,几乎都是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天寒地冻的黑龙江流域,道路条件更十分困难。从明太祖朱元璋收复辽东起,明朝就恢复了元代时东北的驿路,然后又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增开45个新驿站,最北直达满泾卫(今俄罗斯阿姆贡河河口)。但更重要的,是要打通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水路航线。
于是,早在奴儿干都司设立前两年,即明朝永乐七年(1409),明王朝就在松花江北岸的阿什哈达地区,即今天吉林市江南乡阿什村设立“船厂”,负责为奴儿干都司建立船只。“船厂”,也就成了明代吉林市的“称呼”。
这个“船厂”的意义有多大?仅仅是两年后,即永乐九年春天,“船厂”就为奴儿干都司提供了二十五艘大船,载着一千多名官员士兵沿松花江黑龙江,一路来到特林建立治所,行使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这以后的二十年里,吉林市“出品”的大船,支持了奴儿干都司对黑龙江流域的九次巡航(有说十次),甚至还劈波斩浪,抵达库页岛地区,在当地建立卫所巩固主权。
比起这些风光大事来,“船厂”还有另一恒久的贡献:奴儿干都司设立后,从都指挥司到其治下的卫所,每年军民所需的粮食衣袜等物资,都是通过松花江的水路转运。当地部落百姓缴纳的赋税贡品,也同样是经这条水路运输。而这些运输重任,都是由“船厂”的船舶承担。这些凝聚着吉林人民心血的大船,搭起了东北与中原间的血脉。
现存当地松花江北岸山上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更记录了明代“船厂”曾经的繁华:永乐十八年至宣德七年,明朝都指挥使刘清三次来到这里,负责造船运粮等事务。每一次,他都在松花江北岸山上刻字留念,是为“阿什哈达摩崖石刻”。这些简单却珍贵的文字,浓缩了六百年前,这里火热的产业盛况。更见证了明朝开发东北的时代里,“船厂”的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