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冬悟
图: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时候,我们讲到善恶有报时,很多人不以为然。
要么觉得自己很善良却没有好报,要么觉得很多人做着恶事却过得很好。
这个根源在于正确区分“善”和“恶”,以及“好报”和“过得好不好”。
比如觉得自己善良的人,未必是真善。因为真正的善是不求回报的,是只利它不看结果的。同时也不是说扶个老太太过马路就是善良,平时若总是起“恶意恶念”,这个善行也是要打折扣的。
这些恶意包括嫉妒,鄙夷,诋毁,傲慢,贪心之类的。
而真正的善是纯粹又没有目的,只是发自本心不求回报的利它。
同时,得到的“回报”也未必是实实在在可摸着的东西,比如原本可能会遇到件很坏的事,却因为善报而抵消了,消解了,所以平平安安了。
而你觉得恶人过得好,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你只看到了表面的“好”,生活中他是不是真的过得好,他自己才知道。若他锦衣玉食但内心饱受折磨,他那也就不叫过得好。
说这个,还是想说,为人善是正道,只是看你有没有正确认识到善恶并自然地运用到你的生命中。
关于这个,再讲个故事:
古时,每年秋收,农人都要上交皇粮,管这门差事的叫做催粮官。催粮官有一套潜规则,每户农家本该上交皇粮三斗,不冒尖。
但催粮官收粮时,往往舀得冒尖,又将冒尖的部分抹平,据为私有。农人们只是敢怒不敢言。
苏州常熟有一名官差,名叫周墩,为人敦厚正直,从来不仗势欺人,克扣皇粮。
有一年秋收,周墩来到一个村庄收粮,农人敬他公正守法,留在家中吃饭。午间,周墩犯困,迷迷糊糊睡着了。
梦中来个麻衣婆婆,向他求饶讨命,说道:我死了倒不足惜,可怜我的儿女们还未出世,求大人大发慈悲,放我一条生路吧,日后必当报答。
周墩从梦中惊醒,听见窗外母鸡咯咯叫唤。出门一看,原来窗下有只芦花母鸡正在孵蛋,而农人却要捉鸡宰*,做成菜品。
周墩忙制止农人,农人以为他客套,硬要捉鸡炖汤,他最后只好无奈地说,自己立下重誓,戒*放生,不沾荤腥,这才劝止住了。
当天下了一场大雨,阻住了周墩的回程,他只好在农人家过夜。
白天时,农人捣过米,夜间把一根大石杵悬挂在房梁上,却不知那根房梁已腐朽,而周墩正睡在下面。
半夜一更时,周墩梦见那只孵蛋的芦花鸡来啄他的头,他驱逐了开去,鸡又来啄,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最终他忍无可忍,起床点灯驱赶。不想他以梦为真,竟真的从床上坐起,离开了卧席。
谁知刚一离开,那个大石杵就落了下来,砸在了他的枕头上。
周墩惊魂稍定,想起了梦醒之事,明白是芦花鸡来报恩的,受到了很大的感触,于是来到山上的寺庙出家。
主持说:你要是真想出家的话,就得想办法让本寺的弟子主动断食三天,这样才能收下你。
周墩听后,向所有和尚陈恳要求,最终让他们全都答应了。
第三天时,周墩打算去庙门外取火种,烧火做饭。忽然,有一只吊睛白额虎窜了出来,挡住了大门,不让周墩出去。
庙里的和尚们都心生抱怨,周墩心想,大家为了让我出家,戒食了三天,今天我就算被老虎吃了,也要帮他们取来火种。
于是跨出门,那老虎正要扑上来,忽然有一物飞来,扑向虎眼,老虎目不能张,周墩趁这个机会取回了火种,那一物趁机也飞回庙里。回到庙中,定睛一看,原来那物正是那只来报恩的芦花鸡。
周墩出家后很用功,最终悟证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