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4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同时,因今天又是“六九”头一天,因而有“春打六九头,吃穿不愁”。
因立春是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气,因而有“岁首”之称,对农业生产的寓意很大,毕竟万物开始复苏,万象更新,新的生机已涌现,农民也期待庄稼能迎来丰收。
其实关于“立春”的俗语有不少,有些农谚是关乎降水、年景方面的。也就是说,从“立春”这天的降水情况,即可预判接下来的雨水以及年景。
那么,2022年是旱是涝?雨水多不多?对此,我们一起来看看。
01、“腊月春水早,正月春水迟”这句俗语理解并不难,“腊月春”也就是腊月立春,民间认为腊月立春是“早立春”;“正月春”也就是正月时立春,民间认为如果年后立春就是“晚立春”。
而早晚立春,对农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是腊月立春的话,那就表明气温回升的时间比较早,因而“春水”也就是雨水来得要更早一些;而如果是正月立春的话,那就表明气温回升的时间晚,雨水来得迟。
农作物最怕“春旱”,因而雨水来得早,那就可以缓解旱情,从而使得农作物快速返青,其长势自然会更好。而如果立春时间晚,那冷空气散得晚,雨水来得迟,春旱较严重,对农作物后续长势也有影响。
因此,古人都希望早点立春,只是从现在来看,这句俗语显然没有太多意义,早晚立春对农业影响不大,因为雨水并不一定会真的“早”或“迟”!
02、“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正所谓“五九六九,河边插杨柳”,而立春不是在“五九尾”就是在“六九头”,且立春节气共计15天,这之后气温会逐步回升,万物开始复苏。
因此,立春后,气温回升速度明显,体感也十分明显,此时多半不会再出现降雪、打霜等情况。
而打霜的话,也就意味着晚上地表气温在0℃以下,白天气温自然也比较低,这表明冷空气还没有离开,立春后仍可能会降雪或下冻雨。
对农业生产来说,这自然不是好消息,在农作物返青之时降温,很容易会出现“烂秧”的情况。而今年南方地区气温就明显偏低,从最新天气预报来看,接下来几天,预计20省将迎来降雪,这对农业来说自然不是好消息。
03、“立春有雨到清明”从气象学上讨论,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为冬季,这期间北方气候偏干旱,因而开春容易出现“春旱”,农民需要提前浇水灌溉才行。
而“立春有雨”也就意味着立春期间空气湿度偏高,气温上升,因而雨水自然也会偏多。但如此一来,其实也不利于农业播种。如果立春降雨的话,那可能会一直下到清明节这天。
不过,开春后就会迎来播种,如果雨水多,长期处于阴雨天气,其实并不利于作物的发芽、生长,毕竟积水多,不少种子都会烂掉。
04、“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所谓的“春牛头”,其实就是立春,为何这么形容呢?其实立春这天有“鞭打春牛”的习俗,由一人拿着鞭子抽打泥巴制作的“春牛”,督促其勤快起来,驱赶身上的“懒筋”。
因此,“春牛头”也就是立春的象征,上半句意思就非常明了了。立春这天如果迎来降水,那可能接下来49天内都会迎来阴雨天气,农民对此比较“忧愁”,因为雨水太多,农耕将难以开展,耽误了农时。
而“雨打立春头,农夫百日忧”也是类似的道理,均表明立春降雨并非好事。
05、“立春三日晴,黄牛贵如金”字面上来看很简单,如果立春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话,且接下来几天均是晴天,那必然是好日子,其“老黄牛”贵比黄金。
为何会这么说呢?其实是有说法的,开春后庄稼将迎来返青,而天气晴朗气温必然会有所回升,冻土、积雪融化,从而可缓解“春旱”。
同时,接连晴天也就意味着气温回升,冷空气不再,倒春寒的概率大大降低,因此庄稼必然会迎来丰收。
此外,晴天也利于春耕,不会耽误农时。这样一来,老黄牛的作用自然也就体现出来,可节省人力操作,因黄牛比较抢手,因而贵比黄金。
06、“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这句话理解很容易,如果打春这天降下大雪,那可能3个月后将会迎来大雨。这说明“立春”降雪是坏事,冷空气来得比较晚,可能接下来会有倒春寒的天气。
从近期的天气情况来看,中东部大部都将迎来雨雪天气,再结合“立春”俗语,可能接下来不利于农事播种。不过这些俗语的地域性、局限性较大,大家也不用太较真,以天气预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