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波斯人的后裔都姓“佴”,这些姓佴的人们称自己的姓“LI”,其男性一直保持着波斯民族的体貌特征,也是两颊胡须浓密,眼睛深凹,鼻梁挺直,上唇胡须两边翘起。
据《江都县志》载:“双槐堂在波斯庄,为佴姓家堂,建于明代。双槐大可合抱。佴姓为世族子孙,渐就凌夷。家所藏书画鼎彝略尽,唯堂与树尚存。令人有故家乔木之感。”看来,佴姓祖先应该有着不平凡的身世,而家堂“双槐”者,“双怀”也,是有所寓意的。
02
时过境迁,关于波斯的故事还在继续
几百年过去,曾经的波斯后裔已被“汉化”,但是也有部分村民身材魁梧,高鼻深目,眼珠略显棕黄,有着西亚人的长相特证。波斯后裔们的生活习俗与周围人也没什么区别,但依然长期保持着与本地人不同的特殊祭祀与葬礼习俗。
波斯村最标志性的还是村中心十字路口南面的波斯亭,亭前有一石碑,伊朗风格的条石上刻有波斯庄三个绿色大字,以及波斯文的翻译。
上世纪90年代,建的波斯亭,如今已是江都区的文物保护单位,白色拱门有着阿拉伯建筑的特色,与周边的乡村建筑的风格截然不同。拱门两侧书写着“中波友谊,源远流长”庄严而肃穆。建筑虽说不上高大巍峨,设计却也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