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帅 河南平煤神马设计院有限公司
在当前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加。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策略对于实现国有企业目标,增强国有企业自身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将会直接影响到相关竞争要素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而相关的激励机制的构建则是推动国有企业人才创造能力以及积极性提升的重要制度保证。
一、国有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
(一)动力作用
每位员工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要实现目标,必须有一种动力。员工都有自我价值实现与被人尊重的需求,而激励机制正是建立在这项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让员工从自身心理建立起目标的概念,进而推动目标的实现。在员工受到激发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每一个人都具备十分强大的潜力,但能否被充分发挥出来,直接受到激励机制的影响。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挖掘员工的各项潜能,让员工的潜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二)导向作用
激励机制的大力推行能够让员工依照企业规划的人才培养和开发目标去努力,让企业的培训工作更加有效。员工在激励机制的影响下能够对培训方向更加了解,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各项行为,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达成一致,进而能够为组织出更多力量。激励员工参加竞赛活动就能很好地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指明竞赛的目的和方向,引导员工朝目标去奋斗和努力。
(三)提升作用
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提升国有企业人才技能发展水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坚持以培养员工素质为主体,以激励为主导,是企业建设、发展人才的重要基础。激励会给员工的学习和实践带来巨大的动力,从而会促使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坚持不懈、忠于职守、业务熟练、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大力地表彰和奖励,无疑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知识素养和业务素质。
(四)优化作用
激励机制对国有企业人才结构具有有效的优化作用。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怎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人才队伍的作用,关键是要在培养过程中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运用符合员工心理规律的各种培养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国有企业培养人才和开发人才的水平。
(五)凝聚作用
正确运用激励机制,能够培养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断进步,在不断的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激励的方法,能够为成员提供一个可以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环境,使他们找到超越的对象,从而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使员工以生活、工作在这样的集体、这样的企业中为荣,以为集体的荣誉、企业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乐。
二、国有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以人为本、精细分层的多元机制
现代企业在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精细化是提高管理系统性与规范性的前提条件。针对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需要建立以人为本、精细分层的多元机制。比如对于一线基层员工的人才培养就需要构建流程标准式激励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为从事具体操作、制造等工作的员工制定出高度标准化、统一性的作业标准,只要能够严格遵照标准执行工作程序,员工就会得到企业的肯定和嘉奖。这是由于基层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直接关系到产品最终成品的质量,也是直接关系到用户体验的环节。因此,针对这类企业员工的人才培养就是对工匠精神的养成。而对于中层管理人员,企业的人才培养则应当倾向于考评激励的模式。这是由于中层管理人员既要负责切实执行企业宏观战略的规划设计,又要负责管理好基层一线的作业人员,充分发挥出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因此,针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应以适宜的压力形成促进成长的动力。至于高层管理人员则应采取更多监督式激励的方法。这是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大多已在决策圈内,其工作成果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发展方向,而现代企业格外关注的创新式发展都需要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的创新决策得到体现和落实。而监督高层管理人员遵循“二八原则”更能兼顾创新和成长两个方面。
(二)多种激励手段综合应用提升适应性、实用性
正如前面提到以人为本构建企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面对个体差异巨大的员工队伍,国有企业尤其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探索一条立体且多元的人才激励道路,采用多种激励手段综合应用提升适应性、实用性。比如在中年人群中薪酬福利激励结合专业技术的再教育与培训等常常能够起到良好效果。这是由于渐渐步入中年的员工兼有承担工作和家庭双重支柱角色的巨大压力,养家与职业拓展是压在中年员工肩头的两座大山。而年轻人则有所不同。这些相对年轻的员工正值职业上升期,更少的家庭压力使其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开创职业新局面的奋斗过程。因此,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激励可以侧重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的快速提升,以及适时适度的多岗位竞争挑战等。理论与实践的提升有助于夯实年轻员工持续成长的基础,多岗位竞争挑战则给予其拓展职业新空间的机遇和条件。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人才数据库、提高管理针对性
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正在成为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强大助力。传统模式下对人的评价激励只能借助人的主观感觉采取定性分析,而数据和计算力的技术支持则可以使分析更加理性客观,形成可量化的精准模式。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人才数据库、提高管理针对性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值得尝试的措施。尤其是对大多数已基本完成信息化管理构建的国有企业而言,结合逐步成型的平台汇集更加全面的人力资源数据已成为可能。利用机器高速运算与海量存贮的能力,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能够立足数据的全面化、规范性与系统性,这也为形成千人千面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