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基层医声公社
文 字 |佘易鸿
未来,中医诊所要这么建,行业重点关注四大变化!
昨日(3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2023年版《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中医诊所基本标准新版》同时废止。
01
2023版《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出炉
开诊所需满足六个条件
2023年版《标准》明确,中医诊所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提供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100%。
开办中医诊所需要哪些条件?具体如下: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3年版)》
一、诊疗科目
限于中医科、民族医学科。配备中医(专长)医师的,应在诊疗科目下明确中医(专长)医师的执业范围。
二、人员
(一)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二)至少具有1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执业医师:
1.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机构中执业满5年;
2.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依法执业。
(三)开展中药饮片调剂活动的,至少有1名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诊桌、诊椅、脉枕、体温计、紫外线消毒设备、污物桶等。
(二)有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其他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注射剂、穴位注射等存在一定医疗安全风险的技术,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
四、房屋
诊所的使用面积和建筑布局应满足诊疗科目医疗需求。
五、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六、具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所在地诊所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接。
02
新《标准》,关注四大变化
自2017年起,为促进中医诊所建设和发展,组织实施好中医诊所备案工作,国家级中医诊所标准历经四次调整。(历程:2017年版——2019年版(十个改革试点地区标准)——2022年版(意见稿)——2023年版)。
今年,为保障中医类诊所备案工作顺利实施,国家再次对中医诊所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对比旧版设置标准,2023年版《标准》有些变化值得关注?(文末附新旧中医诊所标准对比图)。
一、中医执业医师要求更高
2023年版: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满5年。
2017年版: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3年。
新《标准》中对中医执业医师的门槛提高是这次政策最大的调整。以前中医执业医师在医疗机构或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都可以,现在要求必须在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且执业时间从3年提高至5年。
二、中医诊所诊疗技术放宽
2023年版:有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其他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开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注射剂、穴位注射等存在一定医疗安全风险的技术,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
2017年版:有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其他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
三、中医诊所房屋建筑要求降低
在房屋建筑方面,2023版《标准》简化要求,仅明确诊所的使用面积和建筑布局应满足诊疗科目医疗需求。
四、 新增电子门诊电子病例系统要求
相较2017年版,2023版《标准》新增要求中医诊所应具备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并与所在地诊所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接。
综合来看,新版《标准》主要在执业医师职称、建筑面积设置、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作了新的调整。
03
未来开办诊所,呈现三大趋势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3年版)》正式发布,各地将以此标准来执行。结合当下行业动态,基层医声公社梳理,未来中医诊所或呈现三大趋势:
一、 中医类诊所数量井喷,竞争压力激增
梳理近几年数据可以发现,中医诊所数量仍在不断攀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国备案中医诊所共计2.8万个,全国中医类诊所数量在已经突破7万家,占到诊所总量的26%,较去年增加5%。
今年以来,国家有关中医类重磅文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等接连发布。行业人士告诉基层医声公社,在中医药振兴的背景下,中医诊所数量或将达到另一个峰值。与之俱来的将是同行业的激烈竞争。能者上庸者下,未来中医诊所虽然是一片蓝海,但依旧暗藏“*机”。
二、中医诊所办证流程精简,但医师门槛更高
诊所备案制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熟经验之一,从中医诊所备案逐步推广到所有诊所的备案制管理,并被我国立法机关所采纳,历经了不同程度的艰难过程。
今年,“保障中医类诊所备案工作顺利实施”是新版《标准》的重要目标,国家势必在“证照分离”方面再下功夫,逐步解决各类“障碍”。
另外,中医诊所作为基层公立医疗机构的有效补充,提升其诊疗能力将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点任务之一。
具体要求来看,从2019年试点标准、2022年意见稿再到今年《标准》正式落地,中医诊所执业医师门槛提高,要求须在医疗机构执业一定年限5年以上。这给从事诊所经营的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招聘符合年限的中医师将成为他们的核心人力诉求。
三、电子信息化对接、不良执业被亮红灯,中医诊所监管趋于更严
诊所推行备案制管理只是准入形式发生了变化,不改变其医疗机构的属性,因此各地在推行诊所备案的同时,参照医疗机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对备案诊所的日常服务展开监管,做到“放管结合、放管并重”。
去年12月《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据官方解读,将依托现有信息平台或新建信息化平台开展诊所监管,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对比新《标准》,中医诊所加入了“电子病例系统要求,并与所在地诊所信息化监管平台对接”,下一步或将全面进入电子信息化监管阶段。
近年来,针对中医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医诊所的监管,力度在加码,还有不少地区开展了针对性的专项监督检查。
此外,北京等多地从去年开始试行采取“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和积分”的形式,对中医诊所进行管理。诊所积分超过12分将被亮“红牌”,“红牌”警示牌张贴在诊所显著位置,同时影响评价、考核、评优评先。
从时间维度来看,试行阶段即将结束,不良执行行为制度或将正式执行、全面铺开。届时,在各地打通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后,中医诊所也将迎来全面的“强监管”时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