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以五大央企为主,每家央企名下又分出20余家二级企业,共计100余家二级企业;各二级企业名下有10余家三级企业,各三级企业名下除了在建和收尾的项目部外,又成立了加工制造类、专业化施工类的四级企业,大大小小共计成千上万家单位,管理分支多、链条长、管理难度大。今天,我们以二级企业为单位,来聊聊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怎样搭建管理架构,并明确各级组织的分工,以达到缩短沟通链条、减少沟通工作、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让各级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能够高效的开展各项工作。
组织分工原则:本着各级企业后台管服于前台、前台为后台提供产品业绩的原则。这里的后台指的是各级企业机关本部;前台指的是一线的项目部、加工制造类和专业化施工类的四级企业;管服是指管控与服务;产品是指一线项目部产出的工程实体产品及无形的管理产品。那么基于这个分工原则,各级组织的职责也就非常清晰了,这里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各级组织分工:作为二级企业,处于这个管理链条的最顶端,主要负责企业顶层设计:一是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明确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二是制定严密有效的KPI指数,并进行培训推广执行;三是定期对三级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抽查考核评价,建议每半年一次,即可减少下级企业的迎检工作量,又可以达到考核评价效果;四是开发市场和经营管理,通过设立片区三级组织,扩大经营效果,并统领各业务板块的信用评价工作,定期对项目产品质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三级企业,由三级企业负责督促整改完善;五是组建研发团队,以项目为基础,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进行研发、试验、推广等。作为三级企业,处于管理链条的中部,主要作用是承上启下,工作的重点是负责一线项目部和四级企业的施工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一是将二级企业的职责分工、绩效管理办法进行推广应用在一线项目部和四级企业;二是牵头完成项目前期策划,负责提供项目生产资源,对项目生产资源保障负主体责任;三是负责施工过程中生产矛盾的解决;四是经常性检查、指导、帮扶一线项目部和四级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及时纠偏;五是定期开展项目过程评价和项目竣工后评价工作,确保项目产品业绩满足二级企业经营需要;六是配合二级企业完成经营管理工作,不需要设立片区组织机构。作为一线项目部和四级企业,处于管理链条的最底端,是二三级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尤其在最近几年,国家在对工程施工领域安全事故的处罚、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打击、对拖欠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处罚等,更体现出基层单位在整个企业管理链条中的关键地位,且不容小觑。一线项目部和四级企业的具体职责有:一是对项目进度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环水保管理等负主体责任;二是严格执行二级企业制定的体系管理、绩效管理;三是合理配置项目生产资源,科学组织项目施工生产;四是规范项目质量安全环水保管理,对项目质量安全环水保负主体责任;五是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做到外挖效益、内降成本,对项目成本管理负主体责任;六是规范项目财务管理,及时回收项目资金,有效管理项目资金;七是通过优质的项目产品质量,获得业主及社会的认可度,进而在信用评价中取得好成绩,为二级企业在经营中加分。
通过这样的梳理,对各级组织在管理中应付的责任就非常清晰了,各级组织不会出现重复开展相同的工作,不会出现同一区域重复设立机构,不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各级组织中的每个成员也不会因为应付各种检查、重复上报各种资料而感到心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成本。笔者认为,这样简单清晰的组织架构和分工,才会让企业越走越顺,发展前景才会越来越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