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内容、对象和作用都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哲学真正成为了科学。
概括地说,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但是,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它虽然坚信世界的物质性,但对物质世界作了机械的理解,看不到物质世界由内在矛盾引起的发展变化和辩证运动,其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同时,旧唯物主义又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割裂了自然和历史的辩证关系,它仅仅在自然观领域才是唯物主义的,而一触及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的二律背反的困惑中,最终在社会历史观上重归唯心主义。以科学实践观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理论内容上与旧唯物主义有显著不同,它既不是回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也不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综合,而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崭新的创造,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类的最伟大贡献。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高度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又是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是以科学实践观为其思想核心的统一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各自分离的两种不同的“主义”,它们只是同旧唯物主义相比较而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展现的两个新的方面或两个主要特征,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和称谓,是“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性和彻底性的标志。
第二,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的旧哲学也有根本的区别。
与所有旧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感性的现存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而现存世界又是被“当作实践去理解”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的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像具体科学那样只停留于物质世界或精神世界的某个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而是着眼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是直接从各门具体科学所提供的经验材料中去简单地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知识,而是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对一切具体科学中与人和人的实践活动有关的内容的更高远开阔的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并从中揭示出主体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
哲学的这种反思当然要依赖于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的具体材料,所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但具体科学的材料不能直接纳入哲学体系的结构之中,不能直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
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哲学史上首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粉碎了那种把哲学变成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并凌驾于各门科学之上成为“科学之科学”的妄想,在人类认识史上首次成为了科学的哲学。
第三,从方法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内在统一的哲学。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内在统一的。主观辩证法实质上是以概念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支配着客观世界的辩证的基本规律,同样也是贯穿于人类的认识与思维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立足于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将二者内在地统一了起来,从而与唯心主义的思辨辩证法有着根本区别。其次,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对思维逻辑运动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还特别强调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所谓历史的东西既包括客观实在(自然界和社会)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包括作为客观实在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科学史、哲学史、语言发展史等);逻辑的东西是指这些历史的过程通过逻辑的方法在概念等思维形式中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由历史的东西所派生的;科学的逻辑是认识历史的总结和概括,认识的历史及其逻辑概括又都是客观世界辩证发展历史的反映。
最后,逻辑和历史的唯物辩证的统一,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的基本方法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是内在统一的,从三者所贯穿的根本内容来看,它们统一的基础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或客观辩证法;从三者何以能够联结、统一在一起来看,它们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三者一致的原则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它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把钥匙,它为人们指明了通向客观真理的一般道路,提供了探索、运用和发展真理的科学方法。
第四,从哲学的使命、功能和作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无产阶级的哲学。以往的旧哲学理论都不能全面、科学地解释实践的意义,因此它们既不能科学地说明世界,更谈不上正确地改造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取得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
因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和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其内容的客观真理性上。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坚决排斥任何主观臆想。
它来自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并随时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得到修正、完善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科学性的体现和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其内容的严密和完整上。它以实践为基础,使其理论内容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以及辩证法和认识论、逻辑学的高度统一,从体系的逻辑结构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这种革命性集中地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是为人们改造世界的需要而创立的。“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也规定了这一理论的革命性,即实际地“改变世界”,实现“世界革命化”,为人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还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一切哲学都具有阶级性,历史上的哲学绝大多数都是代表少数剥削者利益的,但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身的阶级性掩盖起来,自封为“超阶级的”、“全民的”、“全人类的”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公开申明自己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是为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以全人类的解放为目的的共产主义事业服务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哲学,而且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哲学,因而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决定了它本质上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