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对于广大吃货来讲,它是在寒冷的冬天里让人们能够瞬间感受到幸福的味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一颗颗诱人的红果散发着独特香味,想想就让人不禁咽口水。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草莓种植户们都皱紧了眉头。往年来自诸暨并且备受欢迎的草莓,今年却面临着销售难题, 这也让诸暨市分管农业农村的副市长陈军卫睡不着觉。
2月17日深夜,陈军卫在结束了一天的农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调研后,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一条助农卖草莓的信息。“农民把草莓种出来,很辛苦,发朋友圈的本意是希望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别让草莓烂在地里。”他对《浙商》记者说道。
记者了解,诸暨是杭州湾地区重要的草莓种植基地,全市草莓种植面积约1500亩,种植户数达400余户,其中姚江镇、枫桥镇1400余亩,其他零星分布在浣东、安华、暨阳等乡镇(街道)。眼下,正值草莓第二批果上市阶段,日供应量2万斤以上,但受疫情影响,市场销售停滞。
绍兴佳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可在接受《浙商》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自己今天刚从日本回国,往年这个时候的诸暨草莓园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家庭出游、亲子活动、公司团建、朋友聚会都会选择像草莓采摘这种不错的形式,园外则停满了采摘家庭和市民们开来的车辆。现在遇上疫情,园里空无一人,草莓又是脆弱的水果,既不好保存,保鲜期又短促。
马可去年投资了360万元建设草莓种植基地,这个基地也是政府惠农的扶持项目,没想到资金刚投入进去的第一年就遭遇了这样的突发情况,始料未及的疫情令他感到束手无策。
△马可拍的自家草莓园
绍兴佳特的境况,也是大多数莓农当下面临的遭遇。因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物流不畅,同时采摘团队也跟不上,眼看着草莓要烂在地里。一边是莓农的草莓卖不出去,一边是城里人想吃新鲜草莓吃不上,怎么链接产品和需求?
陈军卫与诸暨市农业局副局长斯伟峰商量后,联系市级机关单位食堂,帮莓农销售掉了一部分草莓,但力量毕竟还很有限。陈军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2月17日,陈军卫陪同诸暨市委*徐良平调研农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深入走访了草莓种植园,与莓农们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农产品种植、采摘、销售等情况。“疫情还没有过去,我们要‘防疫不松劲,春耕不耽搁’,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超对接,拓宽销售渠道,争取为草莓销售提供更多帮助。” 陈军卫说。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秘书长之家”也迅速发出了“江湖救急令”,《浙商》杂志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陈军卫和诸暨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策划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加入这一场促民生、保民益的助农保卫战。而更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直播带货还未上线,仅仅一天时间,关于这场助农保卫战的相关报道收获了累计将近二十万的阅读量。
2月19日下午五点,陈军卫向记者发来信息:“订单已经超过产量了,非常感谢。”随后,记者试图联系一位莓农询问草莓销售情况却未打通电话,不久后,看到未接电话的他回复了记者:“我在外面送货,你给我们带来了单子,不好意思,有点忙。”
一篇报道让草莓从滞销到畅销再到供不应求,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用媒体的巨大力量来帮助推销滞销农产品,或许也为疫情当前的农业企业如何突围提供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