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李振宏
把传统文化典籍当作“经典”而盲从的传统积习,应该改变
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时代和秦汉之际的社会变革时期,产生了一批影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性格的基础性文化典籍,如《周易》《诗经》《尚书》《春秋》《老子》《论语》等。由于从汉代起儒家研习的先秦《五经》被国家确立为全体国民都必须遵循的思想法则,《五经》获得了在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置疑的神圣性,一直延续至宋《十三经》,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史上,就形成了一批只能被尊奉而不能怀疑和批判的文献典籍。汉以后研习《五经》《十三经》的学问,被称为“经学”;经学典籍《十三经》,即被称为经书、经典。“经典”二字,代表着典籍的神圣和尊严。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革命性和批判性,教会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改变了我们对经典只能遵循而不能分析和质疑的思想态度,传统《十三经》成为我们研读、分析和思考的对象,而失去了不可分析的思想权威属性。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普及的今天,把传统文化典籍当作“经典”而盲从的传统积习,应该改变。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经典”二字,但在科学而理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播活动中,尽可能地避开不科学的做法,是文化学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于是,我们选择以“元典”来指称《周易》《诗经》等这批古老的文化典籍,并一般性地称之为“中华元典”。
《读懂元典丛书》,宋会群等著,华夏出版社出版
“元典”包含有始典、首典、基本之典及大典、善典、宝典等意蕴
“元典”是什么意思呢?
元者,始也,首也,意谓“第一”和“初始”。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化典籍,对以后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初始意义。
元者,大也,意谓宏大而辽阔。这批文化典籍提供的思想场域,涵盖了后世中国思想发展的诸多问题意识,具有全覆盖的特点。
元者,善也,吉也,有美好、宝贵和嘉言之意。这批文化典籍提供了后世中国最宝贵、善良和美好的思想修养资源。
元者,基也,根也,具有基础、根本、本源之意。这批文化典籍是后世中国文化的基础和出发点,一切思想元素都来源于此,一切思想的发展都以此为根基。
元者,要也,有主要、重要之意。这批文化典籍不是中国文化典籍的全部,但却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总之,“元典”包含有始典、首典、基本之典及大典、善典、宝典等意蕴,“元典”称谓,既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传统的圣典、经典之义,又避开了对传统典籍非理性尊崇的嫌疑。这是我们对“元典”称谓的简要说明。
要读懂中华元典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全方位历史影响
读懂元典,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自身的文化面貌,了解文化国情,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先秦和秦汉之际产生的“中华元典”包含了后世中国思想文化的各种因子,历史地决定了后世中国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方向、性质和特征。
中华元典诞生在春秋战国和秦汉之际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是对社会转型、社会变革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基础性问题的回答。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又处在一个历史的转型期。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必然要求以文化的变革为先导、为前提,同时也作为最终巩固经济、政治变革成果的牢固根基。然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变革,都不可能是对先前文化传统的革除,而恰恰相反,民族文化的每一次更新,都是对原有文化传统精髓在更高层次上的发扬和转换,是将原有文化传统在其开端时已蕴涵着的文化意蕴在新形势下重新发现,重新唤起,并赋之以新的生命活力。唯有如此,文化才有更新,才有发展;唯有如此,文化也才有绵延不断的统绪,也才能为全体成员认同和承袭。这就是在两千多年后我们还要重温元典的历史根据。
读懂元典,首先是要了解元典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意义。丛书在这方面有充分的解读。但读懂元典的真正含义,还不止于此。元典所以是元典,是被历史所证明的,是被历史选择出来的,它真正对后世历史起到了根本的影响和奠基作用。读懂元典,还需要了解这些元典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对中国国民性格的塑造,怎样起到了一种奠基性、支配性的作用;进而需要知道我们的民族精神之来源,以及民族文化传统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作出清醒的考察和历史的反思。弄清这些问题,是读懂元典的深层次要求。所以,丛书作者也都着力于此,尽可能去梳理中华元典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全方位历史影响。
(作者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