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夏至的判定是太阳黄经90°,在夏至这一天,是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按照阳历的时间来说,夏至时间是6月21-22日交节,这个时间是固定的。而阴历的时间,则大有不同,夏至到来的时间,可以是阴历五月的上旬,也可以在中旬,也可以在下旬。
比如2022、2021和2020年夏至的时间都是阳历6月21日,但阴历时间相差较大,2022年夏至阴历时间是五月二十三,2021年夏至节气阴历时间是五月十二,2020年夏至时间是五月初一。刚好一个是上旬,一个是中旬,一个是下旬。
其实,不仅是夏至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阴历的时间都不固定,原因主要是受古代历法的影响,二十四节气以前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如今的“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大阳黄经度数”划分。
民间关于夏至节气流传着不少谚语,其中,有部分谚语就是通过夏至的时间,来预测后续的天气变化,以此来判断粮食的生长情况。比如“夏至五月端,农夫愁种田”、 “夏至五月中,多雨又多风”、 “夏至在月底,囤里都是米”等等。
上面已经提到,今年夏至时间是阴历的五月二十三,符合“夏至在月底,囤里都是米”的说法。按照民间的说法,如果夏至的时间在阴历五月的下旬,那么当年雨水较多,属于风调雨顺的年份。
“囤里都是米”说明庄稼产量高,以前种地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灌溉条件,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如果当年风调雨顺,庄稼产量就丰收,如果雨水较少,比较干旱的年份,庄稼的产量就没保障。
从上半年小麦的产量来说,今年夏粮已经属于高产,以笔者所在的豫东地区来说,小麦亩产千斤以上很普遍,亩产1200-1500斤的也比比皆是,比往年产量都高。如果是去年,小麦亩产能达到千斤,已经算很高的产量。
豫东地区今年的夏播作物已经播种完毕,不过,从近几天的天气来看,会持续一段时间40度左右的高温,田间相对比较干旱,希望能像“夏至在月底,囤里都是米”的说法,后续尽快出现降雨,促进庄稼生长,提高最终的产量。
再简单说说夏至在五月上旬和中旬的情况。2021年夏至时间在五月中旬,按照“夏至五月中,多雨又多风”的说法,去年期间,确实不少地区降雨较多。以黄淮海地区来说,去年10月份左右降雨较多,不仅延缓了玉米的收获时间,还导致小麦播种推迟,往年10月中旬就播种的小麦,部分地区推迟到了11月份。
2020年夏至时间在五月初,按照“夏至五月端,农夫愁种田”的说法,当年比较干旱,降雨较少,由于田间干旱,导致农夫无法种田,说明干旱比较严重。还是以笔者所在的豫东地区来说,7-8月份的时候,确实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干旱天气,因为在三伏天的时候去给玉米浇水,记忆犹新。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觉得夏至节气的谚语比较准确,如果夏至时间在阴历五月下旬,就会风调雨顺,在上旬就会干旱,在中旬雨水就较多。如果这样理解,可能就错了,或者说不一定准确。
民间所流传的谚语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只适合于某些地区,而不适合全国。就以当前来说,河南地区正在经历高温天气,但是,南方的一些地区,正在经历着暴雨带来的涝害。同理,去年和前年也一样,我们这里是晴天,其他地区或是雨天,而我们这里雨水较多,其他地区或许正在经历干旱。
当然,对于今年(2022年)夏至的时间,笔者个人还是希望“夏至在月底,囤里都是米”的说法能够应验,希望各地都风调雨顺,庄稼都大丰收。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