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又被称为“登高节”、“菊花节”等。继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三节之后,是入秋之后的第四个节日,也是秋冬交替时的辞青、迎寒老节,还是一年最后一个数字重叠式节日。其九字相叠,含义是极高极大,象征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之所以是夏历的九月初九。《易经》称“九”为阳爻,两九相重,故称“重九”;又因日月均逢九,两阳相重,又被称为重阳。
那么为什么叫重阳节的呢?
其实,一个节日的发展与当地习俗往往是相伴的,重阳节也是一样。重阳节的起源很早,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生活于战国时代的大诗人屈原的《远游》中已出现重阳:“集重阳人地宫兮,造句始(星名)而观清都。”屈原还在《离*》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可见早在战国时已有餐菊之俗,已有节日之义了,重阳节也开始初见端倪了。据说到了汉代才比较兴盛,到唐代已被正式定为节日了。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边一随从侍女贾氏也被逐出宫廷,嫁与平民为妻。贾氏便把宫廷里过“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曾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蓬饵”就是用植物叶子和米面制作而成的重阳糕。这段话就包括了重阳节的三个主要习俗。
事实上,关于重阳节的起源,还有一个富于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呢。据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日:‘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高,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说的是东汉时期,汝南、汝河一带(今河南上蔡西南)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易学大师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告诉他们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初九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于接近。桓景挥剑斩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幸免于难。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这个传说把重阳节的来历解释为:九月初九外出登高,是为了躲避灾难,以后相沿成习,成了重阳节。
重阳节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它起源于西汉,也有人说它起源于东汉。南山老李认为,重阳节首先是远古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华夏五行学说的思维方式和记忆方式的表现形式,起源于古老的农业生产劳动程序和祭祀习俗等。因为在西汉时期,黄老学说盛行,人们开始对九月初九这个特殊日子,有了“重九”、“重阳”的认识。这时也只是在贵族内部或者皇宫内,小范围内才进行的一些庆祝活动。到了东汉,才在神话故事的推动下,成为了一个广泛的节日。
时间到了唐代,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便被定为官方节日。在重阳日,正是深秋时节,菊花独放,更受唐人喜爱,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唐人在重阳节,常常会邀好友赏菊,置酒赋诗,其乐融融。人们还会外出登高,“菊花须插满头归”成为民间流传很久的习俗。直到后来的宋元明清,也都基本延续了唐代的一些习俗。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重阳节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关爱老人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