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朱雪黎 罗之飏 王眉灵 蒲南溪 摄影 郝飞
“6米高的番茄苗,你们见过吗?”4月15日,省级新区调研行调研组走进位于南充临江新区高坪片区的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现场工作人员王秀萍指着不远处一个巨大的白色玻璃房,卖起关子。
走进展厅,一张巨幅照片揭晓谜底。照片中,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明亮玻璃房内,两排番茄苗整齐排列、冲向屋顶,一串串成熟或未成熟的小番茄像葡萄一样垂直倒挂、悬停在统一高度。正中间,一辆可移动、可升降的黄色无人驾驶车正忙着采摘。
“今年底,这样的场景就将在这里真实上演。”王秀萍说着,将调研组一行带进玻璃房内。
她说,这是西南地区第一个半封闭式智能温室。这里采用目前全球领先的温室环境控制技术与高效植物栽培系统,计划专门用来种植时下流行的串番茄。“生长周期约两个月,1年有近9个月可实现滚动上市。”
与传统农业讲亩产不同,这里是按平方米算年产量。“每平方米,可年产串番茄30公斤左右。”王秀萍说。
走进智能温室内,记者看到,各类设备被分成若干行。每两行之间都有一辆无人驾驶电磁轨道车。每一行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着二氧化碳布风管道、暖通轨道兼容管、栽培槽、植株间暖通管和LED补光系统等。多名工人们正乘坐无人车,在每行之间穿梭、上下,调试着各类设备。
“高产正来自这些智能设备和综合管理控制技术。”四川嘉陵江凤仪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法农业科技园项目建设企业)副总经理敬行超补充道。他说,整个智能温室就是一台气候控制计算机,有无数个传感器,能根据实时情况给植物提供最优的生长环境。
事实上,项目动议早在2018年,但真正加速落地建设则是去年的事。在敬行超看来,这得益于去年7月南充临江新区的获批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区位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各方加力投资的信心。“按照惯例,每年6-8月是智能温室的休整期,我们预计5月底完成设备调试,争取10月正式投产。”
尽管效益可观,但后续管理使用,也仍有不小挑战。敬行超说,目前,该套成熟设备、技术等分别来自法国瑞奇温室公司、飞利浦光源管理和荷兰答而丰公司。“除了设备,管理团队也主要依靠引进。就连授粉的雄风都将专门培育。”但问题是,目前,全球掌握这项综合管理技术的人数有限,相关核心人员年薪基本都要超百万元。
“但再贵也要请!”他笃定地说,按照南充临江新区的空间布局,项目所在的片区被定位为都市型高效农业示范区。作为中法农业科技园的核心项目之一,智能温室理应要为南充临江新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树立一个设施农业的新标杆,探索一条高效农业新路径。“我们也正在西南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招聘,希望最终能建立一支自己的专业团队。”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