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电话*扰让更改认证 伪造征信截图制造恐慌 共享屏幕操作让“信息裸奔”
“您的认证依旧是学生身份,如不取消,很可能造成征信问题……”临近春节,很多年轻人会收到自称各大网贷平台客服的电话,声称能利用共享屏幕的方式进行贷款并取消认证。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实则是诈骗分子以能够向职场青年提供大额贷款限额为由实施的诈骗手段。
冒充客服疯狂*扰
住在北京朝阳区的李先生就有类似经历。李先生说,2022年1月初,他接到了一位自称支付宝客服的电话。电话中,该客服准确说出李先生曾经就读的高校及毕业年份。
“对方说我已经毕业多年,但在支付宝后台显示的注册身份仍为某某大学学生。”李先生说,对方随即抛出一系列说辞,称由于银保监会新规,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如果不尽快更改,则会影响日后使用并且可能会产生征信问题。
起初,李先生并没有当回事儿,只表示“之后会自行处理”便挂断了电话。但在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他不停接到自称是京东、腾讯、阿里客服的电话,所提到的问题几乎都相同,这才让他认为“确有此事”。
李先生说,1月15日,在外办事的他又接到了一个显示为浙江湖州的来电。从地域来看,来电号码正是淘宝等公司的重点发展区域。接通电话后,对方声称自己是支付宝客服,依旧提醒李先生要更改其学生身份。
出于担心会影响自己日后的征信,李先生便同意了更改。
听到这样的答复,对方当即回应可以帮助指引操作,但必须通过银保监会指定软件视频通话,接受第三方监督下进行更改,并表示“如果您不放心,可以在线下服务点进行申请”。
“征信截图”伪造痕迹明显
当天,李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加入了视频会议。对方简单核实过身份之后,便关闭了视频,要求打开共享屏幕。
按照对方的要求,李先生依次打开了花呗、借呗、京东白条、微粒贷等软件,并接到了一份来自于“银保监会”的邮件,里面一张图片显示为“征信中心学生网贷查询”,并记载着李先生的姓名、注册手机号、注册院校等个人信息,并注明“状态存在风险、征信安全系数降低69.5%”等数据……
记者打开这张图片,发现PS痕迹相当明显,字体与颜色与背景存在明显差异。李先生称,当时由于视频通话,并未下载图片认真查看,也未发现其中的纰漏。
李先生一看到图心里更慌了,对方趁机提醒,之所以产生征信风险,正是因为微粒贷的后台并未清空。并询问注册的银行卡信息,示意李先生向银行发送一段“本人申请无本无息清空微粒贷教育额度,变更账户信息”的短信。随即,李先生又收到银行导航短信和“注销我行电子银行渠道”的验证码,示意关闭短信提醒功能。
此时,对方开始不断暗示李先生将微粒贷中提现4万至银行卡,随后就能激活并取消学生注册。
说到这里,李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骗局,“他明明是支付宝的,怎么引导我往微粒贷操作了”?李先生醒悟过来,自己正在共享屏幕,对方知道自己的手机号,又能看到屏幕里弹窗的验证码,一旦进行提现,对方也能看到自己的银行卡和密码,到时候卡里的钱就危险了。醒悟过来后,他连忙挂断了视频通话。
IT青年险些损失18万贷款
另一位从事IT行业的赵先生也有和李先生类似的经历。1月初,也是一样的套路,他接到一位自称京东客服的电话,准确地说出了他毕业高校及毕业年份。
“对方不断提醒我白条不清空,继续以学生身份使用征信会出现问题。”赵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从对方口音判断“这可能是个骗局”。
他说,视频通话过程中,自己也收到了一份来自“银保监会征信中心”的报告。记者发现,赵先生收到的这份所谓的“报告”,除了姓名和手机号之外,就连显示降低的数额都和李先生一模一样。
赵先生告诉记者,对方告诉自己,“如果要注销银行卡,必须把里面的钱提现干净,信用贷款亦是如此。”
于是赵先生按照对方要求给银行发了短信,贷款18万进入了自己的银行卡。还没挂电话,就接到了“96110”电话,告知自己被骗了,公安机关已经将银行卡冻结。
“我当时汗都下来了,幸亏民警阻拦及时,不然亏大了。”赵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事后打开京东查看,发现在客服页面首页就显示着一条公告明确写道:“学生会员认证会根据用户认证时填写的入学时间和学制进行计算,在毕业后自动解除,其间无法自行解除,如您需要提前解除认证,可联系京东客服进行处理。”
“没想到原来只要联系官方客服,就能轻松识破骗局。”赵先生说。
针对年轻人的网络诈骗
“银保监会出台学生身份认证的规定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这只不过是诈骗分子的一个由头。”北京朝阳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王佳警官告诉记者,临近新年各类诈骗犯罪活动高发,尤其出现针对青年人的网络诈骗高于传统的电话诈骗。
她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存款不多,但是各大平台都放开各种贷款功能,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超前消费。
同时很多年轻人自认为很懂互联网,认为是“正规人员指引在正规平台借贷”,就对此放松了警惕,没想到共享屏幕让自己个人信息“裸奔”。诈骗犯罪分子只要从共享屏幕中获得了这些信息,从手机或者ATM机中就能将贷款转走。
王佳表示,这种在虚假征信的老套路上更换新包装,谎称各大名牌企业的客服人员,以当前各种政策和大牌企业的信用作为烟幕弹,引导被害人进行贷款的诈骗方式,专对熟练手机操作、具有一定贷款限额的年轻人下手。
“老骗局新包装”
除了上述情况,以前的刷单诈骗,在临近春节时也逐步更换上了“点赞返利”诈骗。
王佳说,犯罪分子除了会根据被害人贪图小便宜的特点,还会利用被害人热衷公益的心理进行诈骗。只要点赞关注了公益平台,诈骗分子会发来小额返利和事先准备好的公益视频。随后,诈骗分子会在诸多点赞者中挑选“忠实粉丝”,逐步引领,将其带入网络赌博、网络贷款和网络投资陷阱之中。
提醒: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
春节临近,北京朝阳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王佳警官提醒广大市民,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尤其提醒年轻人,不要在网上随意留下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涉及任何贷款操作误轻信,冷静几分钟后主动与官方客服进行核实、操作。
来源:北京青年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