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内许多地方都有“黄河故道”,这是因为历史上黄河决口千余次,其中有五次重大改道,遍及华北平原各地。
第一次
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洪水频发,入海口在天津附近。
有学者认为,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发生过一次大洪水,夏部族领导治水成功并因此夺取了政权。
在远古时代的记载中,大禹曾经在淮河中上游“涂山”召开过治水动员大会,大禹娶涂山女,实际上是联合当地部族共同治水。如今安徽省蚌埠市淮远县还有“涂山”、“禹会村”的地名。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河道,史称“大河故渎”,可称“西汉故道”。
第二次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今河北大名东)决口。
这次决口泛滥五十余年未得到治理,与执政者王莽本人直接相关:王氏祖坟位于魏郡元城,黄河决口后正好避开了王氏祖坟,于是王莽任其决堤不治理。
公元69年水利专家王景治河,固定河道,从利津入海。
这一河道维持了很长时间,才出现新的大改道,可以称为“东汉及唐代故道”。
第三次
1048年(北宋庆历8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决口,河道重新回到天津附近入海,史书上称为“北流”。
“北流”后来又分出“东流”,在今山东的无棣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