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与河北省相对应,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辖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其中,就南阳市来说,人口超1000万,地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的交界处。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2113陕西省毗邻,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5261临汉水,是一个三面环山、中间开阔、南部开口的盆地。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一
首先,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在地理位置上,南阳周边的4102地市有信阳、驻马店、平顶1653山、洛阳、三门峡、陕西商南、湖北丹江口、老河口、襄樊、随州内等;县市有唐河、社旗、方城、南召、镇平、邓州、容新野等,也即南阳地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的交界处。南阳盆地处于汉水上游、淮河源头,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中间形成近3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是天然的形胜之都。古人曾描述“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二
西周时,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吕、谢、郦、蓼、曾、鄀、许等诸侯国。春秋时期,该地区成为楚国的疆域,楚国在该地区设立宛邑。战国后期,秦国击败楚国,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国在该地区设立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已开始使用铁器,有了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彼时,南阳冶铁业发达,成为全国冶铁中心。西汉和东汉时期,依然设立南阳郡,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南阳市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
三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成就帝业,南阳被称为“帝乡”。诸葛亮躬耕南阳卧龙岗,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之计。晋朝时期,南阳曾为南阳国,辖十四县,都宛。公元607年,隋炀帝杨广这位皇帝在位时,今南阳市辖南阳郡、淯阳郡、淅阳郡、淮安郡(包括平氏、桐柏二县),义阳郡的淮源县、舂陵郡的湖阳县等都在今南阳市内。唐朝时期,南阳先后设置纯州、郦州、淅州、北澧州、宛州、淯州、显州、湖州、新州、鲁州和仙州等。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邓州称南阳郡,唐州称淮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郡称州,今南阳市有泌州淮安郡和邓州南阳郡。李白在《南都行》中说:“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
四
最后,元朝时期,将原南阳郡改为南阳府。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朝初年,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柽的封地。清朝时期,南阳是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有“南船北马”之称。山、陕、江、浙商贾云之集,工商业兴旺。南阳市现辖:2区、10县、代管1个县级市,分别为:宛城区、卧龙区,邓州市、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方城县、西峡县、社旗县。截至2018年底,南阳市作为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总面积达2650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003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