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政府
罗 文村
稻虾共生会
学生比赛
南县今年建制恰好是123周年。我们脚下的1346.17平方公里的热土,充满着神奇的色彩。说它神奇,是因为在清朝荆江南岸石首县属之藕池口溃决后,大江奔入洞庭,淹没了“华容县赤松亭、宋田山地方和安乡迤东一带”,至同治末年淤垫成洲,在1895年建立了南洲直隶厅。而在未被水淹之前,南县古地域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除了从历史地图中得知外,如文化遗址、古老地名等就很难知道了。
要知道南县古地域上的文化遗址、消失的古老地名等,必须先看看南县古地域的历史沿革。从典籍中我们得知,南县从西汉至今的历史沿革如下:⑴西汉:南县属孱陵、索(武陵郡辖)、下隽县地(长沙国辖)。⑵东汉:南县属作唐、汉寿(武陵郡辖)、下隽县地(长沙国辖)。⑶三国:南县属南安、吴寿、作唐、龙阳、下隽县地。⑷晋朝:南县属南安、汉寿、作唐、龙阳、巴陵县地。⑸南朝梁(陈):南县属安南、汉寿、作唐、龙阳、巴陵县地。⑹隋朝:南县属华容、武陵、安乡、龙阳、沅江、巴陵县地。⑺唐代:南县属地与隋同,仅沅江改桥江。⑻宋朝:南县属地与唐朝同,仅桥江改沅江。⑼元朝:南县属地与宋朝时同,仅龙阳改州。⑽明朝:南县所属又与宋时属地同。⑾清朝:南县以南州直隶厅属湖南布政使司。⑿民国:南县废厅为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⒀建国后,南县属岳阳、常德、益阳(市)专区。
在南县建治前,这块土地上曾有先民活动的文化遗存,以及消失了的古老地名和古墓葬群。先说文化遗存。经考古和发现的遗址有:仅在九都山、北河口等地发现4000——10000年间的古遗址有20处之多。另发掘出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等有21处。这些出土文物遗址涵盖了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我们择其代表性的列举如下:一是南湖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在今北河口乡麻油山旁南湖处,发现了至今4千年至1万年之间的石器、陶器。二是涂家台7000年前先人石器、陶片、骨架遗址。1999年在今南洲镇(九都山)涂家台发掘出土了上述文物,引起很大社会反响。三是肖城遗址。梁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侯景叛乱,湘东王肖绎派胡僧佑、陆法和驰援巴陵,擒侯景将任约于赤沙亭。肖为纪念平乱而在赤沙亭旁建肖城。四是南平郡和作唐县城遗址。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39年)分孱陵县置作唐县,后历经三国、西晋、东晋至南朝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平陈郡废,县改名焉”,成为南平驿。五是洪沾庙遗址。唐昭宗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敕封建于今青树嘴的洪沾庙中洞庭君为利涉侯,公元937年5月又将洞庭君利涉侯进封为灵济公,元朝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再敕封洞庭君曰忠惠顺利灵济昭佑王,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终敕封洞庭君为洞庭湖神(即今所说之“洞庭王爷”)。六是傅家矶庙遗址。宋时洪姓人家行船于傅家矶,感恩建庙,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洪子凤、洪文纪重修傅家矶庙。七是南湖寺遗址。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在南平村修建有南湖寺,明末清初吴三桂军在此驻扎,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又重修此庙,曰“聚花禅林”。八是明代明山草堂遗址。明户部左侍郎王俨建有明山草堂,正德年间归隐后仍在草堂读书安度晚年。除了上述有代表性的遗址外,县境其他遗址,恕不一一赘述。
南县还有消失了的一批古老地名,按朝代顺序兹录如此:梁朝的绝景原,它是赤亭故城所在地。南朝南平驿或南平村内的南湖溪、南澌港、浮洲等。唐代有景阳乡、长乐里。宋代有涂家老台、丁家陡坡、粟树林、佘家林、申明亭、南湖寺、不*湖、杨泗庙等。元朝有顾市、景港等。明代有桃家山、苏州港、黄牯滩、大明村、白竹村、查港村、大神庙、熊家门、六屋场、茅城坡、大兴坊、七弓山等。清代有狮子屋、大坟山、岩陡坡、枯树塘、中澌港、西豆刂口、覆盆洲等。民国有紫东堤、李家塌山、韩家岭、九澧坪、中嘴、夏家台、严家台、枕流阁、望秋亭、饶家湾等。除此之外,据查《南县古迹志初稿》(梅伯池编),仅地名一项有87个,目前尚存用的还有12个。
南县还有一批古墓葬。经文物考古部门发掘出的县境内从周至清代历朝的墓葬或墓葬群,有北河口乡新土当湖东周墓葬群、原九都山火箭村汉代墓葬、浪拔湖太阳山跨越汉、晋、隋、唐时期的墓葬群、北河口南湖、原九都山小荷堰宋、明时代墓志石刻等。南县在1940年左右曾对清代以前的古墓进行调查,共发现境内有古墓46处,其中宋朝的5处,元朝的一处,明朝的24处,清朝的11处,查无确定年代的古墓5处。解放后又发现唐代×邕墓碑一块。沧海桑田,岁月无情,在南县能遗存如此多的古墓葬,也能印证先民活动的频繁。
从以上所列遗址和消失的古老地名及古墓葬来看,应大致可以给我们留下南县两千多年来的初步历史印象。这说明,家乡南县并非建治后才有村落人烟,而是在建治前照样有先民繁衍休养生息。我想:作为一个区划地名爱好者,有义务将一个有连续性的更长一些的本土历史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比那种只讲近百年来的本土历史会更有意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