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梦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许永飞 李秀华
“这是去年11月份,村里投资38万元新建的一个大棚市场,大概2000多平方米,包括这个大棚内的销售户在内,现在市场里蔬菜、水果、水产等农副产品销售大户有115个。仅租金一项,村集体每年就能收入200万元。”
3月5日早晨,在冠县西环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内,67岁高龄、身兼西街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的沙元民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冠县县城中心的北移,原本地处老城区中心被看作“香饽饽”的村子西街村越来越被边缘化,村里没有收入来源,“一穷二白”。为带领村民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沙元民这些年花了不少心思。
回族村汉民少——
“回严汉宽”制度正村风
“这张照片,是1994年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后,与会人员与党和国家*的合影,当时我站在第4排这个位置。”在西街村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办公室,沙元民带着记者看了一张悬挂在墙面上近两米长的照片。
西街村有500余户,2100余人,回民居多,汉民不到200人,因此这里也是冠县最大的回族聚集村之一。“虽然俺村回民多,但是,村里强调了一点就是:在全国回族是少数民族,但在西街村汉族是‘少数民族’。”沙元民说。为了搞好民族团结,沙元民在村里定下了“回严汉宽”的制度:同一件事、同样的问题,对回民从严要求,对汉民放宽尺子。
梁金库是西街村汉民之一,经营了一家香油坊,他说:“在村里,俺丝毫没有“被外待”的感觉,就是一家人。”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村里汉族妇女张秀阁当选村委会委员,任职妇女主任,她说,在俺村回族村民有的“福利”,汉族村民也有。在开斋节时,村里汉族老人也能收到发放的物品。“现在,在村里汉民*生都到寺里请阿訇下刀,汉民过红白事回族村民也积极参与帮忙。”张秀阁说。
建市场寻富路——
100多名无业村民得安置
“村风正了,为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好环境。”沙元民说,上任时,考虑最多的还是怎么带领群众致富。西街村属于城中村,人均耕地不足三分,少数有头脑的群众及时搞起了小买卖,还有部分群众外出打零工,而更多的群众则闲在家里没事干。
“群众收入少,村集体账上更是没有分毫盈余。想给群众办点事还得集资,这不是长法。”沙元民说。针对村情,1999年和2004年,村里利用闲置土地,贷款、借钱筹资450余万元,先后建起了农机市场和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2004年,我就在这里租赁了个门面,专门从事牛羊肉批发生意,现在一年收入15万多元。”正在忙活生意的西街村村民马帅告诉记者,日子富裕全靠“带头人”领着,村里100多人都在市场有事干。
“市场的兴建不仅增加了人气,租金也从最初的每年几十万元涨到了如今每年200多万元。”西街村支委马永兴在农副产品综合市场负责管理,他说,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全县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清晨5点到8点是最忙活的时候,看着来来往往的交易场景,打心底里高兴。
办公益不吝啬——
每年百万花在村民身上
“俺今年82岁了,每月村里会发给100元补助金。”西街村村民沙启荣说,从去年开始,西街村里36名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会领到村里发放的补助金。
“村集体有钱了,该花的钱绝不心痛,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动。”沙元民态度坚定。在村“两委”班子会上,沙元民立了规矩:村集体收入,一分一毫都得用在群众身上,用在给百姓办实事上。“村里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并组织村民成立理财小组,对村里每一项开支都随时予以监督。”西街村党支部委员沙德国说。
“在为群众办事上,村里从不吝啬。”村民马根强深有感触地说。连续几年,西街村没有向村民收过一分钱。相反,全村村民的新农合、平安家园险、生产性费用等,都由村集体缴纳。“每逢端午、中秋、重阳,村里都为70岁以上老人送油、送面,前年范围又扩大至50周岁。”马根强说。此外,每年开斋节和春节,西街村都为全体村民发5斤食用油。“每年村里为村民办公益、发福利都达100多万元。”沙元民说。
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感动着西街村村民,在最近进行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67岁的沙元民又以高票当选西街村党支部*并兼村委会主任。
■*点评 提升新常态下服务群众能力 冠县县委* 牟桂禄
西街村属于回汉并居村,且位于城中,村情复杂,位置特殊。带领这样一个村发展,村干部不仅需要有威望更需要有能力。发展过程中,西街村党支部*不做“管理者”,甘当发展“服务员”,理思路、想办法、重引导,推进村民团结,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发展村庄公益事业,实现了村庄的整体性突破。因此,村庄的发展壮大,村支部*功不可没。
新常态,对村级组织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支部*应转变发展理念,创新服务方式,逐步由“领导管理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变“管民治村”为“服务于民”,切实提高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水平,使村级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推进村级发展活力竞相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