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记忆的闸门
用笨拙的笔倾诉自己真实的人生故事~~
一名从军17年退役军官的回忆
(56)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
未当兵前,我只知道“工农兵学商”的战线分类。到军营后,才知道部队有城市兵和农村兵之分。城市兵退伍回去是安排工作的,农村兵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仍然修“地球”。自然,这城市兵就有优越感,高人一等,得意洋洋;而农村兵似乎低人一等,自渐形秽。
由此,一些城市兵心中也流露出干好干坏一个样,反正退伍安排工作。农村兵可就只有拿命“闯”,靠自己的努力“跳出农门”才能与城市兵相提并论。
一段时间,我肤浅的想,我的祖宗为什么会生活在农村,怎么就不生活在城里呢!
作者从军军装照
老乡说我:你不要杞人忧天,想不通,不服气。想不通去厕所想。不服气?你想咋样呀!
我又想,他们祖辈们给子孙创造了以后的良好生活环境与条件,但现在我们穿同样的军装,吃同样的军粮,当一样的兵,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为什么要比他们低于一等呢,这是典型的自暴自弃的表现。
我发现,城市兵与农村兵的差别在于知识,开车学技术只要让你学,安排你开,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唯有学知识、掌握知识,读书太难。
作者三等功证书
我再想,城市兵三年,我们农村兵也三年;城市兵四年,我们农村兵也四年,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要选择从最难的事突破,失败了也甘愿。至少,我奋斗过,追求过,没有白穿几年军装。
有了想法,行动才有力度;有了思路,心灵才会慧聪;有了道路,青春才会风流。
测量队搬迁到团机关,对我益莫大焉。适时给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我学习成才的渠道。方便了我向陈爱习老师学习新闻写作的条件。
当时机关已停止办公,早中晚餐后我常常去陈爱习宿舍虚心请教,陈爱习老师也毫不保留,不遗余力的将他积累十多年来的新闻写作经验传授给我。
我也加强新闻理论知识的学习,自费购买了《怎样写广播稿》、《新闻与成才》等书刊,新闻书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有空我就细心研读,揣摩道理。
有些战友沉湎于甩老K,陶醉于侃大山,图一时之乐,对我的这种做法认为是“老子进水”。尤其是我的同年入伍的同乡战友们,小聚会我不参加,战友亲属来队我不见面。每每看见我采写稿投稿时,他们就满脸的不屑,其中有个讥讽道:
“我初中毕业了都没有那么想,他初中没毕业,还异想天开搞什么新闻写作。”
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人的一生大多都是在别人的嘴里、眼里中求生存,求发展,我早已甩开这些思想包袱,只要不做违法违纪的事,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怕丢脸丢人,做好走自己的路 让他们说去吧!
面对闲言碎语和歧视的眼神,我置之不理,相信自己有勇气、有胸怀、有智慧改变可以改变的命运。认识到自己把自已征服了,是我成熟的象征,自己将自己说服了,是我理智的表现,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我心灵的升华。
我深知,如果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太在乎别人的嘴和眼,太在乎别人的“表情”,太在乎周围人对我的评说,我将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机遇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后来由于新闻写作成绩突出。我超期服役留队,并转为志愿兵。部队先后于1988年4月、1990年8月安排我到《衡阳人民广播电台》、广州军区《战士报》社实习。不曾想当年我一个战士写的新闻稿就上了当年的《空军报》头条。
作者获军区空后、军区空军、空军荣奖证书
多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军报》、《张家界日报》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与他人合作发表《解放军报》新闻作品头版头条2个,先后与他人合作发表《空军报》新闻作品头版头条6个、并在空军政治部与《空军报》联合举办的“当代军人奉献报告文学征文赛中”获二等奖。编著有《军营知识博览》、《军人起步》、《新闻作品集》等部书。每年终总结部队的经验材料大多出于我之手,宣扬出了一个将军、三个一等功臣,和空军、全军英模人物4名,为部队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连续9年荣获军区空后、军区空军、空军新闻奖,部队给报请二等功。
当兵第7年,部队恢复从优秀士兵中提干制,我被破格提为副连职中尉军官,保送到空军政治学院进修,成为部队轰动一时的娇娇者,这些是后话,暂且不提。
那些当年讥笑我的战友们,早已退伍返乡,如今已年近六旬,而当年我勤奋好学的烙印也深深印在了他们心中,也成为他们教育自己子女励志活生生的教材。
(连载)
笔者以17年军旅生涯的历史事实为主线,以自己在军营怎样服役、怎样成长的大量鲜活的生活情节为依据,以纪实文学手法串联成故事,以连载形式把自己推到读者面前。由于种种原因,笔者已经将近12年未拿笔头,语言写作迟钝,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这是初稿,欢迎评头论足,更欢迎战友们批评指正。➖作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