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铁军”是南通一张靓丽的名片。
凭着一把泥刀一双手,南通建筑大军在共和国的大地上施展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铿锵的足迹。
1952年, 200多名建筑工人用十几个月时间建成的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至今仍屹立在濠河之滨。
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建国后南通市第一个地标建筑
首都十大建筑中,南通建筑队伍参加了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的建设。1958年5月,刘少奇主席、*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建设工地上亲切慰问了南通建筑工人。此前的3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南通市建筑公司的消息,并配发社论,号召全国学习南通建筑公司。
20世纪70年代,南通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建筑工程是天生港发电厂“125工程”,它的建成对南通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急需寻找出路。南通地委和南通市委因势利导,在全市范围组建集体所有制的建筑公司,在农村招兵买马,外出承担建筑施工任务。海门、启东、南通等县组建了以农民为主的建筑队伍,学习解放军,以民兵建制,进驻大庆油田和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位于祖国北疆的大庆,一年有半年处于封冻状态,只有半年时间可以施工。1979年,南通建筑民兵在大庆有40个连8108名民兵,另有4000人在大庆烧制红砖。建筑民兵同时在17个点承建115幢计37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当年3月破土动工,到11月底竣工面积达到99%。11月8日,大庆召开万人大会,表扬南通建筑民兵“敢打敢拼,坚忍不拔”,“创出了大庆历年来矿区建设上最快的速度,创造了大庆历年来矿区建设上第一等的工程质量”。“大庆有铁人,南通有铁军”的佳话,开始在祖国大地上传扬开来。
20世纪80年代,启东县惠萍、南通县新华、海门县厂洪3个乡建筑站与泰兴县城北、江都县张纲乡被誉为江苏集体建筑企业的“五朵金花”。
20世纪90年代中期,南通、启东、海门和海安县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建筑之乡”称号。
鲁班奖的获得是一个城市的建筑水平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南通四建援藏,一年之内完成了拉萨饭店、拉萨机场宾馆、拉萨少年活动中心、拉萨客运站、自治区医院门诊楼等5项工程共7.5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其中拉萨饭店夺得南通建筑业第一个鲁班奖。南通六建集团承建的阿联酋迪拜双塔工程,总建筑34层,地面以上总高度为116米,2009年创下了首个海外工程鲁班奖。一个个优质精品工程已成为南通在海内外的一张张亮丽名牌。据南通市建筑业协会统计:到2017年底,南通拥有鲁班奖的总数达到100个。
西藏拉萨饭店——南通建筑铁军第一个鲁班奖项目
迪拜双塔——首个海外鲁班奖,由南通六建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