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字”
可关注我们!
0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02 三项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教育,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教育,民族常识的基本教育。
03 三个不忘
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
04 四个人人
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
05 五个维护
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06 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六个一”的要点
一个规律,一个主题,一个原则,一个核心,一个制度,一个关键。即:“一个规律”就是把握民族问题的“五性”: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一个主题”:就是把握“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个原则”就是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一个核心”就是把握“以人为本”;“一个制度”就是坚持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个关键”就是抓好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干部队伍建设。
07 六个坚定不移
一是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二是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三是坚定不移地保持社会稳定;四是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五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六是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发展。
08
民族
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
09 民族的基本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10 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和主要任务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11 中华民族
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56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各民族之间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3 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14 中央提出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时应坚持的原则
一是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严格区分矛盾性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成员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都归为民族问题;二是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来解决,同时要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知法、守法的公民;三是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罪分子,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四是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及其活动,坚决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15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做到“八个坚持”
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
16 民族工作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17 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18 我国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基本内容
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年节习惯、婚姻习惯、丧葬习俗等。
19 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1)民族平等政策;(2)民族团结政策;(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4)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和文字的自由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变自已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政策;(8)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策;(9)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政策。
图文来源于网络
想找的法律知识
想看的法律信息
这里有
您
博白法院
生活在这座和谐稳定的城市,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感谢我们的遇见...
博白官方微信公众号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