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宅门》里小少爷李天意本不是宅门里的真少爷
李天意生于贫苦人家,父亲冻死街头,两岁那年母亲迫于无奈,就将他卖给了别户人家
后来几经辗转,才又被卖进了京城同仁堂,当了“抱狗丫头”的儿子
这位从小被教育着一定要成为“人上人”,做“爷”的就是要抽烟喝酒的小少爷的原型,就是《大宅门》导演兼编剧郭宝昌老爷子本人
郭宝昌原名李保常,原生家庭非常贫苦
正如《大宅门》中所写的那样,生父冻死街头,生母迫于生计,在他两岁那年把他给卖了
头一户把他买走的是河北沙城的一户人家,可他小时候极爱哭闹,买回去没几天,这家人家就不乐意了
他三姨四处借了点儿钱,就又把他赎回来了
为什么后来改姓了郭呢?这就要从买走他的第二户人家说起了
这户人家以前有个小女儿,还小的时候就被他家里卖给了京城有名的“豪门”同仁堂乐家,在乐家当了好些年的抱狗丫头
26岁那年,抱狗丫头嫁给了乐家四爷,成了四奶奶,可惜那年四老爷已经70岁,抱狗丫头膝下无子,就托家里人买了一个儿子
买回来的这个儿子恰好就是“二茬出售”的李保常,买入郭家后随养母改姓郭,后来又进了乐家大宅
他调皮爱闹的性子居然很对老爷子的胃口,老爷子很是喜欢他,又把他“保常”两个字儿给改了,取谐音“宝昌”
少年郭宝昌和养母
人一上了年纪,年面喜欢话当年
郭宝昌进了乐家的宅子之后,经常被四老爷带去自己屋子里吃饭喝茶
父子俩闲聊间,就总是说到一些四老爷年轻时走南闯北闯天下时候的故事
《大宅门》最早的素材,就是郭宝昌从那个时候开始收集的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经典,之所以生动,就是整个故事里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导演兼编剧的郭宝昌从小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
到了郭宝昌十五六岁,念中学的时候,逐渐有了些文学创作的能力,他就开始尝试着把小时候听到的,见到的那些个故事整理成小说
可惜没过多久,这本小说就被郭宝昌的妈妈发现了,妈妈惊讶于儿子已经知道自己曾经是乐家一个“抱狗丫头”的事情
羞耻和愤怒之下,就把这本小说给烧了,并且辞退了告知郭宝昌自己是“抱狗丫头”这件事儿的小丫鬟
这是《大宅门》这个小说剧本第一次被烧毁
第二次是特殊时期因为具有反动倾向而被烧毁了一次
后来郭宝昌和头一位太太离婚时特地声明自己什么都可以不要,唯独这本小说的原稿要带走
前妻一气之下,又把这本小说给烧了
郭宝昌最初创作《大宅门》的时候,给这本小说取得名字叫做《大浪淘沙》
后来在影视化的过程中,取的名字是《乐家同仁堂》,但这名字又让乐家的人不乐意了
他们认为不管是郭宝昌还是他的养母“抱狗丫鬟”,虽然是乐家的人,但是没有乐家的血统,写出来的东西不能叫这个名字,这才改成了《大宅门》
拍完《大宅门》之后,郭宝昌因为愧对母亲,特地到母亲坟前磕头道歉,她和乐家不想“外扬”的那些家丑,终究还是被他写成小说拍成电视剧告知了全国人民
如果您留意的话,能发现《大宅门》电视剧的片头曲是水墨画的形式,当出现“编剧&导演:郭宝昌”的字样时,是一位男性跪拜在“大宅门”门口的画面
这也是郭宝昌向乐家谢罪道歉的另一种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