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和漯河市限行时段调整为每日8时至20时
漯河
12月8日,记者从漯河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对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时间作出了调整。
自2020年12月9日起,漯河市环境空气污染程度有所缓解,为最大限度减少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经市污染防治攻坚办研究,决定2020年12月9日至12月31日期间,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时间调整为每日8:00至20:00。
限行区域和限行规定,按照《关于市区道路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通知》(漯环攻坚办〔2020〕97号)和《漯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关于市区道路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通告》有关要求执行。
信阳
12月9日下午,记者从信阳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经研究决定,自12月10日起,将信阳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关于2020年信阳市中心城区实施机动车限行的通告》(信环指办〔2020〕94号)中,原限行时段由每日7时至21时调整为每日8时至20时。通告中的其他内容不变。
商丘市限行时段调整为每日8时至18时12月9日,记者从商丘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为最大限度减少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经商丘市污染防治攻坚办研究,决定2020年12月10日至12月31日期间,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时间调整为每日8:00至18:00,其它仍按照《商丘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的通告》执行。
周口市限行时段调整为8时至19时
日前,据记者获悉,为最大限度减少机动车限行对人民群众出行造成的影响,经会商研判,周口市决定将2020年12月10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期间,每天限行时间调整为上午8:00至19:00。
限行期间,中心城区内公交车免费乘坐(除3路、13路、K201路、Y6路、Y36路等跨区和夜班班次外)。
注意:新郑也开始限行了
与郑州毗邻的新郑12月9日夜发布限行令,据记者获悉,新郑自2020年12月10日至2020年12月31日,每天8时至20时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限行区域:1.新郑市主城区:神州路以西、343国道(原炎黄大道)以北、老107国道以东、新村大道以南区域的所有道路(不含343国道、老107国道);2.龙湖镇镇区:103省道(老107国道)以东、祥云路以南、中华路以西、107连接线以北区域的所有道路(不含103省道、107连接线、中华路)。
河南日报评论员:调整限行时间,正是“人民至上”
“限行限号政策的初衷,不是为了所谓‘政绩’,而是实打实为百姓着想,还城市一片蓝天,还人心一份舒展。”
为最大限度减少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我省洛阳、信阳、商丘、周口、漯河、三门峡等地相继调整了限行时间。
其中,洛阳可谓反应最为及时,且调整范围最广。12月7日,所有车辆限行地市的人民群众,实名羡慕洛阳,因为一篇《洛阳单双号限行规则调整,市民点赞“更人性化了”》的消息刷屏。我要是洛阳人,恨不得用一段“凡尔赛文学”来低调炫耀:“好羡慕那些限行极度严格的地区哦,你们那儿的天一定更蓝吧?唉,我们晚上7点就不限行了,会不会遇到晚高峰啊,我想哭!”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优先作出调整的洛阳,到底“人性化”在哪里了?其实12月5日,洛阳就已官宣“7日起,单双号限行”。但那时,限行范围还很广,包括主城区和伊滨区;限行时间还很长,每天7时至21时;只是倡导绿色出行,提到一句“公交运营加密班次”。此时洛阳的限行政策,显然还是照葫芦画瓢的平淡无奇,和其他地市没差别。
但就在一个冷飕飕的、大家照常翻日历、对车号的平淡晨间,洛阳突然“惊艳”四座了,对限行政策进行了细化和调整:限行时间调整为早上8点至晚上7点,伊滨区不再作为单双号限行区域,各县(市)不能擅自采取单双号限行措施,限行期间公交车免费乘坐!这一把王炸打完,居然还有加分项:12月7日、8日为限行执行缓冲期,公安交警部门以纠正、宣传、教育为主,对违反禁限行的车辆不予抓拍!
从限行政策甫一发布,到两天后大幅调整,洛阳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显然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原汁原味”听取了群众意见,应当是关键一条。郊区和县市有没有必要限行?限行时间能不能顾及“打工人”的现实需求?政府为公众出行的补偿机制和替代方案是否到位?每一个限行地区的有车一族,在情理之中都会提出类似问题。政府善于倾听的关键,就在于能从“尖锐声”中听出诉求、从“大白话”里发现问题,然后在探寻问题症结、谋划思路对策、解决实际问题上多下功夫。
其实,为了治霾、治堵,政府积极研究限行、限号等办法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大家也会予以真诚的理解与支持。但如果政策推行节奏太快了、人情味太淡了,甚至不顾多数人的感受,将城市治理的压力转嫁到他们身上,那就寒了老百姓的心,政策推行也会很“拧巴”。我们相信,限行限号政策的初衷,不是为了所谓“政绩”,而是实打实为百姓着想,还城市一片蓝天,还人心一份舒展。正因如此,更需要科学统筹、稳步推进,并且最大限度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想办法将对百姓的冲击降到最低。
近年来,无论机动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空气质量,各种限行限号措施不断“升级”,几乎成了交通治理的一个趋势,但有的地方却勇当“逆行者”,能做到适度松开“口子”,这无疑值得借鉴学习。比如,现在开外地牌照的车到杭州办事的,提前通过APP平台申请报备,就可以在原先限行的时段和区域内通行。这就是一例“限行降级”的良好示范,背后有着城市治理数字化升级的有力支撑。杭州的探索正说明,加强对大数据的收集、传递、分析和使用,可以突破传统的路径依赖,优化公共治理、公共服务,最终的落脚点,是撬动民生难点、痛点的破解。
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除了要有绣花一般的细致和耐心,更要有能绣好花的本领和趁手的工具。限行,并非“一限了之”那么简单。(刘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