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NFC的应用场景还是非常多的。作为手机的配置参数之一,我认为NFC应该成为标配。
很可惜,NFC功能只存在1500元以上的机型,1500元以下的手机很少看到NFC功能。
是NFC的成本很高吗,所以1500元以下的手机才不支持NFC功能?其实不然,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NFC线圈的成本也就20元,对手机的成本影响不大。
所以NFC功能还未在手机上实现普及,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台手机有很多功能,诸如5G网络、拍照、充电、防水级别、3.5mm耳机孔、扬声器、散热部件、蓝牙技术等。
在这些功能中,手机拍照体验、充电是很重要的功能,而防水级别、3.5mm耳机孔就是非必要功能。
这也是很多手机取消3.5mm耳机孔,不支持IP防水防尘的根本原因。
和防水级别、3.5mm耳机孔一样,NFC也不是必要的功能。对于用户而言,NFC仅是锦上添花的功能,却不是雪中送炭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很多用户的手机都搭载了NFC功能,但他们的手机从买回来开始,到换新机结束,都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有该项功能。
由此可见,NFC功能还是太小众,人们对NFC的认知还有待提升。
NFC功能最大的作用就是刷公交卡,可是这个作用已经被二维码给取代了。
以深圳为例,当你坐公交车我、地铁的时候,你可以打开微信小程序深圳通。通过这个小程序生成的二维码,你就可以乘坐公交车、地铁,非常方便。
除了深圳通外,全国各大城市都推出自己的通行小程序。通过这些小程序,你可以在全国各地通行。反观手机NFC就无法做到全国通行,它需要手机厂商和各个城市进行协商,协商通过的话,该城市才能支持NFC刷公交卡、地铁。
不管是刷卡范围而言,二维码交通出行都要NFC交通出行更方便、更省钱,这也是用户喜欢扫码出行的重要原因。
以小米手机为例,截止2020年,小米NFC支持的城市超过300家。而全国一共有670多座城市,这300家的城市不到全国城市一半。
即使如此,小米公司能够让小米NFC在全国300多座城市使用,这是非常厉害的事情。要知道手机NFC能够刷当地的交通卡,这需要用手机厂商和当地的交通部门进行协商,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小米NFC可以同时在300座城市刷交通卡,这里面的支出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由此可见,NFC功能的隐形支出远比20元的NFC线圈要高,这也是NFC无法在1500元以下机型普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