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建忠 通讯员 杨春霖
秋分时节刚过,河南省光山县天高云淡,桂子飘香。
今年9月,**来到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同农民亲切交流。
9月24日,记者站在油茶园一处制高点上,极目远望,万亩油茶绵延于山峦之间,远山薄雾轻绕。绿油油的油茶树,沿着蜿蜒的浅山丘陵上下起伏,饱满的油茶果与含苞的油茶花缀满枝头,清香四溢。
这片油茶基地,凝聚了司马光油茶园创办人、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世法自2008年返乡创业以来的所有心血。回忆起**来油茶园调研当天的情景,陈世法依然激动不已:“我下半辈子只干一件事,那就是种好油茶树,让咱老区更多群众过上好日子。”
在距离**察看油茶挂果情况的地块不足500米之处,白色栅栏围起来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矗立在苍山绿水间。“油茶生产周期长达15个月,很多重要的生产节点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陈世法说,“科学种植需要气象科技帮忙,是气象部门把服务送到了油茶园!”
2008年之前,这片2.7万亩的油茶园还是一片荒山,被当地农民称为“柴禾山”。那一年,光山县抓住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的机遇,将“油料上山”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大力扶持,组织5名企业家到赣南考察学习。当时,40岁的陈世法就是其中之一。
光山县种植油茶的历史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2008年,光山县气象局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油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为油茶种植项目顺利落地光山提供了科学依据。次年3月,陈世法创办了光山县第一家油茶企业联兴公司。“光山县的气候条件,适宜油茶树的种植、生长和结果。”县气象局局长王作相说,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气象部门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油茶生产气象服务方案。2017年7月1日,司马光油茶基地建设破土动工时,县气象局已经在周边建起多要素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2018年底,随着光山县智慧气象信息服务网络项目的不断推进,气象服务终端进驻油茶园。
“现在足不出茶园,就能通过显示屏得到实时气象数据和最新、最权威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油茶树生长、开花、授粉、结果、晾晒等各个生产环节,依据气象信息进行合理安排。”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陈金才引着记者来到茶园中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边。他说,去年油茶生产过程可谓“风波不断”,多亏了气象部门的精准服务,才有了今天的油茶果满花香。
每年10月中旬开始,油茶进入长达两三个月的开花期。去年底,光山县40余天无日照,光照不足严重影响了油茶开花及自然授粉。光山县气象局及时提供气象信息,建议基地迅速组织工人进行人工授粉,保障油茶树正常挂果。陈金才说,一棵茶树一斤油,作为出油率低的高级油料作物,保证油茶树挂果就是在保障种植的农民丰产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9年2月,春节之前,光山县气象局的一条大雪预警信息飞快地传送到了油茶基地。气象服务人员及时与油茶基地联系,滚动发送预报预警信息,指导油茶种植园区提前对油茶树进行保温处理,确保油茶树安全度过低温冻害。“油茶树最怕突如其来的冻害,如果不提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冻害将直接造成油茶树落花、落果。”陈金才说。
采摘期充足的日照,直接影响着茶油产出和农民的经济收益。“去年采摘期,我们根据天气预报避开了连阴雨天气,油茶晾晒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茶油品质特别好。”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研发部经理袁茂春说,作为生产研发部的负责人,自己最怕的就是遇见连阴雨和干旱天气。
2019年入春以来,光山县降水偏少。特别是进入7月后,降水量仅有22.5毫米,与同期相比偏少90%,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而7月至8月间的茶果生长与气温、降水关系密切。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雨量充足能够促进果实快速膨胀生长,增加油茶出油率。一旦遇到高温、干旱,就会出现“7月干球,8月干果”的现象。“我们通过实验发现,100斤油茶果一般能出30斤油,如果干旱继续发展,只能出不到20斤油,经济损失惨重。”县气象局的人工增雨作业点布设在离油茶园不远的村上。“我们抓住有利天气形势,在6月到8月先后进行了5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王作相说,近期气象局还将在司马光油茶基地新建一个人工增雨作业炮点。
目前,司马光油茶园覆盖了8个乡镇,建有9个基地,已带动390户贫困户增收,拉动2000多名周边群众就业。72岁的村民陈文珍从2009年开始就在油茶园内打零工,“自从山上种了油茶,我们在油茶园干活,不仅能挣钱,还能近距离照顾家人。我给*报告了,以前是贫困户,生活不好,现在的生活是天天像过年,顿顿都能吃上肉,*连声说好。”